8月8日上午,“长三角地区新型显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论坛”在上海大学召开。会议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教委共同指导。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新型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链上中下游单位,上海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和辉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中电熊猫、维信诺、中科极光、中电科55所、上海华谊集团、上汽集团乘用车等50余家单位应邀出席。新型半导体显示领域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政产学研经高端人才汇聚上海,共话新型显示技术发展、人才培养、产业融合,共谋创新发展长三角合作创新新蓝图。
本次论坛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和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对标“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长三角城市群涵盖上海以及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级市,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目前,长三角已凭借科技机构众多、产业分布合理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优势成为了我国新型显示产业主要聚集地。论坛以“智能显示,长三角合作”为主题,以“合作创新,共建共享”为主旨,通过主题报告和圆桌论坛,分享了以amoled半导体显示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产业链合作、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产业融合的重大需求,探讨了长三角新型显示创新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胡春明副秘书长表示,长三角地区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包含了所有的主流显示技术,有13条国际先进的半导体显示产线,总投资达2065亿元,占全国40%以上。长三角区域在国内率先实现了amoled产业突破,率先实现高世代大尺寸tft lcd高清电视量产,各类新兴显示技术如立体显示、硅基微显示、量子点显示等战略布局,长三角区域新型显示产业百花齐放、稳中有进。长三角区域新型显示应用基础和产业技术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综合优势全国领先,有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信息显示与可视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以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基地。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上海大学建立了深度融合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例如历经10年紧密合作,上海大学、上海微电子装备与上海天马微电子等在高分辨半导体显示光刻机及先进工艺方面整体突破,打破了海外垄断并由企业大规模量产。
金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权权表示,上海已成为以amoled为代表的新型半导体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金山已形成以和辉光电为龙头,一批光电材料设备厂商为配套的产业体系,投资273亿元的g6代amoled项目将于今年年底竣工。下一步,金山将加大产业、科技、人才和金融支持力度,建设研发和转化功能性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建成长三角区域新型半导体显示产业集群的承载区,国家级新型显示产业示范基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国际创新中心。
据悉,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将可以创造更高的协同效应,使长三角城市群成为世界经济重要的增长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响“四大品牌”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海要在产业和科创的主战场上进一步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大有可为。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新型显示领域各有所长,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显示企业和科研机构。长三角地区要把握产业集群空间布局规律,按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化要求,着眼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将长三角地区新型显示产业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上海积极对接国家战略,将新型显示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和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做大做强。“十二五”以来,上海聚焦中小尺寸am-oled领域,布局了和辉光电、上海天马两个重大产业项目。其中,总投资273亿元的和辉光电二期项目进展顺利,已于7月实现首台生产设备搬入,预计2019年一季度投产运营。该项目的建设有效提升上海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竞争力,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夯实基础。此外,上海也在激光显示、微显示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力争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培养成下一个产业新增长点。
圆桌论坛上,合肥京东方、中电熊猫、浙江杭州中科极光、中电55所、视涯科技;默克(上海),上海华谊集团、上海微电子,万维云视、域圆科技、上汽集团乘用车等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嘉宾代表对长三角地区新型显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出建议。与会嘉宾认为: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新型显示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了上海金山、南京、合肥、宁波等技术互补、产业协同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但在产业规模、技术能级、高水平专业人才等方面,长三角区域优势尚未形成合力、尚有极大提升空间。与会者提出,长三角区域新型显示领域在产业协同、科研协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新型显示是人才、技术、资金密集性产业,对人才特别是复合型多学科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任何时候更加紧迫,长三角区域高校要尽快开展研究生、本科生专业方向建设,共同推进人才高质量成长;要敏锐判断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关注新型显示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技术的交叉融合;尽快做大做强amoled及柔性显示产业化,带动一批智能显示应用企业,以及新材料和装备、芯片企业由弱变强。与会者共同强调,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可以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互动推进。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丰富、产业配套能力强且对创新发展的需求巨大,建议尽快建设长三角区域新型显示创新联盟、长三角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基金,加强区域创新资源整合、企业竞争力提升。创新联盟启动初期可重点关注技术专利、标准、测试等共性支撑技术,深化区域创新研发、集成应用、成果转化协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