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不会说话如何尽早发现?基层儿保医生临床实训“取经”
2018-8-8 18:37:02发布116次查看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8月8日报道:今天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上海浦滨儿童医院共同举办了首期“浦东新区基层儿保医生临床实训”结业仪式,在两个月时间内,来自浦东4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保医生分批到浦滨儿童医院进行临床实训,完成了规定课程与相关技能培训,取得了结业证书。
据介绍,上海浦滨儿童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共建医院,是浦东新区妇幼保健所指定的“基层妇幼保健实训基地”,在本次实训中,医院组织了强有力的带教专家团队,通过临床带教、业务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儿童多发病、常见疾病防治,儿童咳喘、过敏性疾病防治,儿童眼科、皮肤科等相关疾病的防治,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监测、行为心理发育测评等多方面展开带教。中国发育行为儿科创建人、上海浦滨儿童医院院长金星明教授表示,本次实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基层医生夯实基础,帮助他们提升儿保高危预警能力,同时,医院也将为浦东的基层医疗机构打通转诊机制,为生长发育高危的患儿开辟绿色通道,帮助他们获得进一步的检查和及时的治疗。
参加实训的学员、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岳雅琪表示,跟着专业带教老师“取经”,系统学习到了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实操业务,许多临床专业技能都是第一次学到,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了很多启发。“在实训的时候,我注意到有些孩子出现行为异常再来就诊,比如3岁后还不会走路,5岁了还不会讲话。但这些问题并不是3岁或者5岁才出现的,肯定是在之前就有端倪,只是家长没有发现。所以将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注意对家长养育习惯的指导,帮助家长更早地发现孩子在生长发育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据了解,到2020年,本市0-14岁儿童数将达到250万。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张伟表示,上海市卫计委要求推进儿科分级诊疗制度,引导门诊重心下沉,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解决在基层。提升基层儿保医生专业技能,正是增强基层儿童健康服务能力的关键。切实发挥浦滨儿童医院作为实训基地的专家优势、技术优势和学科优势,可为提高社区医生业务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今天的结业仪式后还举行了第二期儿保医生知识技能提升大讲堂。基层儿保医生知识技能提升系列大讲堂是浦东新区开展该实训项目的重点课程之一,内容包括儿童多发病、常见疾病预防与诊治,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儿童行为心理发育评估等。当天,由上海浦滨儿童医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鲍一笑教授为儿保医生进行了第二期知识技能提升大讲堂的授课。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