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探秘沪上人文坐标之一 有故事的百年老洋房查公馆

2018-8-7 6:00:00发布182次查看
    导读:探秘魔都百年建筑,学习历史文化,今天的主角是邱氏住宅,现今已改名为查公馆。查公馆是上海市静安区兴业太古汇内的一栋百年历史保护建筑,1999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原为上世纪20年代上海巨贾邱信山、邱渭卿兄弟的旧宅,1937年改为民立中学校舍,后于2010年历时13天,整栋建筑从原地平移57米至新位置,开创历史建筑保护的又一丰碑。
香港兴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传承着集团创始人查济民先生倡导的“尊人重土”的核心理念,为纪念査济民先生,同时也为了赋予这座历史保护建筑新的生命,遂将平移后的建筑命名为“查公馆“。
查公馆以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见证了上海大中里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上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人文坐标之一。
查公馆建筑楼高三层,东西两侧突出部位原高四层,砖混结构,立面首层采用仿石材,清水红砖墙。二层中部设券柱外廊,作爱奥尼式倚墙列柱,立面上有几条水平线脚,上檐部山墙立面为巴洛克式。北部立面有中国江南传统建筑特色,木装修细部精湛华丽。
门楣有石雕,檐口、柱头、勒脚、栏杆细部有精细装饰。建筑整体庄重典雅,建筑物内外保留了不少具有历史价值的元素。
查公馆外观厚重雄伟,一层为仿石材立面,二、三层清水红砖墙,在西式建筑风格中融入中式建筑特点,线条干净利落,有很强的立体感。
虽为典型德式建筑,但大楼北立面也融入了中国江南传统建筑特色,楼内木装饰雕花精湛典雅。1999年,查公馆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这座集欧洲古典建筑特点之大成的“艺术品”,堪称老上海的活化石。
查公馆后门幽静清逸,门外是曾经遍布奇花异草的私家花园,如今是兴业太古汇上穿行的魔都潮人。
“济世为民”查公馆揭幕展,是查公馆开幕后的首个活动对公众开放参观。展览分两大部分:一楼为査济民博士生平展;二楼主题则为“从大中里到城市更新”,用场景还原的手法、沉浸式呈现大中里地区的历史旧貌和其十几年间的演变进程,唤起参观者对旧时光的情感和记忆,并引导有关城市与生活空间的探讨。
查公馆的室内装修也颇具匠心,如由红、黄、黑三色马赛克混拼而成的地砖,带有西班牙风格的螺旋麻花柱式栏杆,以及类莲叶包、覆莲、串珠为主题雕刻精美的装饰,小细节上精雕细琢处处惊喜,在修复上则彻底贯彻了“修旧如旧、灿烂如新”的修缮原则,庄重典雅,具有浓郁的巴洛克式海派风情,上海近现代百年海派文化气息携裹着历史尘烟扑面而来。
查济民博士,香港兴业国际创办人及主席。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复兴中国的纺织业做出了不懈的贡献。
查公馆新生第一步就是整体平移,平移至兴业太古汇威海路入口道路一侧。从2010年1月26日至2月7日。查公馆以每分钟2厘米的速度,历时13天,平移至终点,完成新生起航之旅。
修旧如旧即恢复原貌,用原始材料通过各种方法将东楼的外立面和内部装饰恢复到初建时的状况。
整个内部坚持老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跟百年前一样的花砖地板,老式的电梯,精致的红木大门和楼梯,都一如往昔。
立柱、木梁、屋架也只是进行了加固并修复,甚至外墙的每一块红砖都使用了专用的洗剂逐一刷洗,再用泥浆填补缝隙。建筑南面依然是巴洛克建筑风格,但北侧立面腰线以下均采用宝瓶栏杆,则是中国江南传统的“雕栏画栋”。
二楼则有两个遥相呼应的露台,均完好地保留了使用了近一个世纪的老地板。后门一侧的露台,铺设老式木质地板,沉静优雅,更多中式风情。
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大中里”牌匾,以“从大中里到城市更新”为主题的风貌展,通过场景还原的手法,沉浸式地呈现了大中里地区的历史旧貌以及近十几年间的演变进程。
用场景还原的手法,沉浸式呈现大中里地区的历史旧貌和其十几年间的演变进程,唤起参观者对旧时光的情感和记忆,并引导有关城市与生活空间的探讨。
想象置身查公馆中,与百年砖墙对视对话,眼前拂过城市变迁的时代影像,重温历史洪流中中国企业家闪耀的家国情结,怀着波澜不惊的震撼,踏上一段时代浮沉的人文之旅。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