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魔都100:“申报馆”——中国近代报业的摇篮

2018-8-5 6:00:00发布108次查看
导读:还记得《情深深雨濛濛》里面何书桓所工作的申报吗?还有杨幂当时拍《怦然心动》的时候也来这边取过景~
申报馆不但是中国近代报业的摇篮,更是一代又一代撰稿人在此细观世界风云,记录历史沧桑,承载光荣梦想的殿堂。 在上海,它的原型是矗立在汉口路山东中路路口的申报馆,建成于1918年,也是现今唯一保存的老报馆。
申报馆位于上海公共租界(俗称山东中路望平街)与汉口路的西南转角(其门牌号码是汉口路309号),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的原报社大楼。 一八七二年四月三十日,《申报》(初定名为《申江新报》)创刊,当时的创办人为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由中国人主执笔政。一九一二年,中国报人史量才任《申报》总经理。历经了清朝同治、光绪和宣统三朝,又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七日上海解放时停刊。
1918年10月10日,申报馆举行了新大楼落成、乔迁庆祝典礼。当时,位于望平街汉口路的申报馆挤满了观望的人群。图为申报馆。
1949年5月27日申报停刊后,该楼转给解放日报社使用。该楼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
如今,在历史长河中,申报馆也几经变迁,转型成了一家西餐馆,取名为the press,并在2015年4月30日起正式对外开业。这个名字既是取自咖啡“espresso”中的“press”之意,更是对《申报》的一种追忆。
站在窗边,你还能想象着一百多年前的某个清晨,报童来申报馆取报纸,然后跑到外滩卖报的情景。
从外观看,这幢旧大楼,虽然只有四层楼面,却恐比一般六层楼还高,体量也不小,占据了十字路口整个东南角。
一层的大堂挺气派,正中还有几个粗大的柱子,面积也不小。沿着东南角的台阶上到二楼,是这幢建筑的中庭。说是中庭,实际上是个采光透气的天井。这样的大气的建筑格局现在已不太常见了。果不其然,二层以上原来的三层楼面居然已改造为标标准准的五层建筑。你说,它原来的层高有多高?
申报馆局部(吊顶依然保持原来的样子)
眼前,这幢老建筑,挑空五层高的中庭里还能透进阳光,顶面是玻璃钢天花板风雨无忧。这在大部分现代化写字楼建筑中都是做不到的。
餐馆的墙上挂满了申报馆曾经的照片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