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域发展论坛举办 共绘闵行南部地区发展蓝图
2018-8-3 12:01:59发布108次查看
沧源零号湾创业园效果图
历史上的“老闵行”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经贸市面繁华,这里是共和国首个工业卫星城,以“四大金刚”为代表的传统老工业基地、绿树成荫的“中华香樟一条街”、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深深刻画在人们的记忆中。
肩负着新旧更迭、时代发展的重任,在闵行新一轮的产业规划中,为打造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主要承载区,“老闵行”如何焕发新活力,实现江川历史价值的再复兴?7月31日,2018年江川区域发展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各路“大咖”云集,共话“智造双创筑未来,生态人文新滨江”,共绘区域复兴发展的蓝图,为江川及闵行南部区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生机。这个浦江之畔的“滨江梦创小城”,未来前景可期。
从“工业摇篮”到“产业航母”
“先进制造业在您脑海里是什么样的?”
“江川地区就是南上海的一艘先进制造业‘航母’,在这个科创产业要素集聚的地方,接下来要把‘产业航母’的名气叫响!”
论坛上,闵行区副区长吴斌在回答主持人提问时如是说。记者了解到,闵行作为一个综合的经济大区、传统的工业强区、科研机构的聚集地域,近期相继出台了“落实上海打响‘四大品牌’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施意见”、“提升闵行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品质卓越生态宜居现代化新城区的实施意见”,对落实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响“四大品牌”战略作出了全面的部署。
而以江川区域为中心,向两侧延展的闵行南部地区,东靠紫竹国家高新技术区,中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零号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西有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位置、产业基础得天独厚。这里将成为闵行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打响“四大品牌”战略的主要战场之一。
众所周知,闵行南部地区,尤其是江川区域,是新中国重要的装备产业基地,“四大金刚”代表了光辉的历史,堪称当代中国工业文明的“摇篮”,时至今日,“四大金刚”仍然是国内先进的发电成套设备制造基地,并且随着“一带一路”走向全世界。
在闵行新一轮的产业规划中,将此区域定位为“南上海高新智造带”。作为闵行打造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的主要承载区,将串联起以双城双谷、两镇三基地的“一湾落九子”空间布局,打造一艘产业“航空母舰”驶向全球,智造出海,推动闵行先进制造业高端发展。
以此为契机,江川地区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集聚区,以科技创新提升产业能级,以园区升级促进产业集聚,以完善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以生态集约拓展转型空间,着力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局面,全面提升生态人文宜居品质。
“滨江梦创小城”提前“剧透”
“实现市民生活方式和城市形态更新是我们的目标,这里不一定有高楼大厦,霓虹闪闪,但这里一定有温暖精致的城市生活,让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有幸福感和自豪感。”江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文辉在发言中,为大家“剧透”了“滨江梦创小城”的未来模样。
据悉,未来的江川,将围绕生态、科创、宜居、文化四大关键词,打造滨江之城、产业科创之城、社区宜居之城和文化底蕴之城。切实担负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南上海智能制造带核心承载区、南上海滨江文化核心承载区等历史使命。近期,将重点推进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升级和体育场、图书馆等民生项目的更新改造。通过重塑地区中心、还“江”于民、优化产业等行动,打造“滨江梦创小城”,实现地区历史价值的再复兴。
还“江”于民,是整体更新的一大亮点。江川路街道计划以黄浦江为主脉,构建全线贯通的特色滨江绿带。通过对地块的整理改造,植入包括滨江青创社区、滨江公园、滨水公共服务带等功能;通过改造货运码头、连通滨江道路等措施,实现岸线全贯通,形成一条老工业主题的滨江绿带;通过滨江慢行绿道,串联城市公园、活力球场、历史节点、公交站点和自行车租赁点成为近郊最具规模、最原生态、最工业风的公共游憩目的地。目前在建的滨江绿地工程,计划明年上半年全面竣工。今年还要贯通从剑川路到江川路2.3公里的北竹港岸线,让灯光和绿化整体提升,形成特色临水景观。
沧源零号湾创业园是承载上海交大、华师大与紫竹园区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通过景观改造、厂房腾退、公共服务植入等方式,全面提升服务创新创业人群的水平。剑川路商务区则将通过与公园绿地的复合建设,形成具有魅力的商务休闲地区,成为江川梦创功能的重要载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未来轨道交通5号线与23号线的交汇处,原本老旧的商业与低效的厂房将整体更新,新的江川地区中心将在这里屹立而起。通过北横泾岸线的改造,打造极具人气的线性公共空间。富有魅力的新业态、新空间,将显著提升对区域人群的吸引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