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区打开养老院大门 服务周边社区老年人

2018-8-3 11:48:18发布98次查看

每天上午10点半,在位于愚园路定西路口的颐养第一敬老院,助餐员都会为老人准备当天午餐的盒饭,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专门的送餐人员开始送餐。十分钟后,90多岁的独居老人段阿婆已经收到了午餐,段阿婆说,每次送来的饭菜都很丰盛,自己一顿都吃不完,能分两顿吃。此外,敬老院还通过对老年人用餐习惯、行动自理能力、口味需求等的调查研究,推出了包括来敬老院用餐、特殊点餐、病号餐等多样化用餐服务内容。
  中午11点半,位于愚园路弄堂深处的金福第二养老院食堂里,住在附近的老人已经吃起了午饭。金福第二养老院从2010年开始向社区老年人开放食堂,从此,周边的老年人,不再为买菜做饭发愁,每到饭点,不出社区就能在养老院食堂吃上可口的饭菜。一位社区居民告诉记者:“我住在江苏路上,每天都过来吃午饭,这里的食堂小菜味道好也卫生,我们老人很开心。”
  住在家里就能享受到敬老院提供的专业服务,这让长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大多数老年人的愿望,然而,在过去的养老服务格局中,机构养老和居家、社区养老之间往往泾渭分明,互不往来,由此,一方面,养老机构仅仅服务住养的老人,导致其专业服务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居家和社区养老发展相对落后,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近年来,长宁在综合利用养老机构辐射效应,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资源不足这一难题上,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除了提供助餐服务,养老院的医疗服务也在向社区延伸。位于广顺路上的金福第三养老院,内设金之福护理院,开设了内科、外科、中医科、放射科等多个科室,定期还有专家坐诊,看病直接可以刷医保卡结算。周边小区的老年人,有个小毛小病,不用再往较远的社区卫生中心或者医院跑,极大地便利了周边社区老人,同时也有效弥补社区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
  今年五月份开始,位于镇宁路405弄的康逸敬老院,新增日托功能,着力解决周边小区老年人的日间托养问题。炎热的夏天,老人们聚在舒适的空调房内,看书、聊天,格外舒心,而在楼下还有理疗室可以为大家拔拔火罐,缓解一天的疲乏。除了日常活动以外,在康逸敬老院的日托时间,老人们还能享受到助浴服务,这也为老人们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在西郊协和颐养院,一个全新的日托服务中心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全新的休息区和更多的娱乐区域,将为更多的日托老人提供便利。西郊协和颐养院原有的跳操室、手绘室、书法室以及门球室等众多功能区域,全部向日托的老人们开放,而类似日托中心这样的养老服务,未来长宁还会更多。
  据了解,如今长宁区34家养老院机构中,已有5家开设了日托服务,2家开展了医疗服务,超过半数的养老机构开设助餐、助浴等服务,更有部分养老机构开展了护理员上门服务。区民政局局长章维告诉记者,今年,长宁区在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通过深入调研,总结成功经验,制定养老机构向社区延伸服务鼓励办法,引导养老机构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开大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形式,就近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日托、助医等服务,此举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所谓引进来,就是请老人上门。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利用自身设施和服务资源,设置日间服务中心,吸引周边社区的老年人走进机构,享受专业的日间照料、助餐、助浴等服务。所谓走出去,则是送服务上门。利用养老机构专业的照护资源,通过上门服务,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照护服务,或依据养老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达成的合作协议,由养老机构直接提供照护服务项目或全面的委托管理。
  未来,当有条件的养老机构都打开大门把老人“邀进来”,把自己的能量“送出去”,那么更多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些优质社会资源的专业照护服务,从而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