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嘉定"老员工"尬聊"新技术" 问题怎么破

2018-8-3 17:09:18发布83次查看
  近阶段,区人社局、南翔镇、嘉定工业区相关调研人员深入高新技术企业,重点了解企业总体用工情况、技能人才现状以及职业技能培训情况等,对于老员工“尬聊”新技术的“囧境”有了新的认识和初步对策。
有些培训项目“用不上”
目前,嘉定区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相当多的企业对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比较重视。在本次调研走访过程中,有的企业反映职业院校学生“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存在,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也有被调研对象反映企业现有工种与技术是超出政府补贴培训范围,即使是补贴之内的项目也略显滞后,希望能加快更新速度。
案例
嘉定工业区的上海圆迈贸易有限公司(京东商城)表示,目前区内没有“电子商务的仓储生产操作”的培训项目,尽管企业自行开设了实训教学,但仅凭一己之力,企业在时间和金钱成本上的投入相当大。
企业不太愿意“多投钱”
在调研过程中,调研人员发现,有的企业在培训员工方面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可以说是“被动的”主体。此外,一些小规模的生产企业比较忽视一线职工的培训,不愿意在一线员工身上“投入太多”。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企业负责人担心自己培养的人才外流,宁可高薪聘请高技能人才,也不愿花钱花时间;二是部分企业沿袭了传统粗放式管理,没有“精工细作”的意识,使得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提升较慢或停滞。
不知道“培训补贴”这回事儿。
2011年起,嘉定区按照市级政策组织实施利用地方教育附加资金支持企业开展职工职业培训。但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嘉定区在运用地方教育附加费推动企业职工职业培训的力度较大,但有部分企业依然不了解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相关政策。
精准施策
继续推进新型学徒制
传统的学徒制,是师傅演示技能,徒弟模仿师傅,逐渐获取技能。尽管这种方式能让师傅的技艺得到徒弟最完善的传承,但这种单一的职业训练方法早已无法适应现在的产业发展需求。为此,嘉定区于2017年起启动了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按照市局要求,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为原则,采取“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模式,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生产有效对接。
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于2016年与上海嘉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组建新型学徒制领导小组,于2018年4月成功申报工业机器人应用调试工(中级)和工业机器人应用调试工(高级)试点项目,以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从业人员等为培训对象,带动企业加快后备技能人才的培养。
案例
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市郊先进制造业的高地,嘉定工业区集聚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高性能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于2017年获批上海市第七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下阶段,区人社局将协同发改委继续打造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统筹规划培养基地资助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模式。
嘉定工业区已经成立了工程师(技师)学院,开发了汽车新能源技术、基础生物学技能强化、机器视觉入门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等多门新课程,累计有50多家企业400多人参与培训。
案例
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人才
在实际工作和走访调研中发现,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选拔、评价优秀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以赛促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可以有效提升参赛人员的知识技能和实际操作水平。由此,嘉定区今年出台了《嘉定区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业技能竞赛工作,用竞赛来促进技术革新和经济发展,从正面激励技术人员争创一流。
加大政策宣传工作力度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职业技能培训的重要性,鼓励企业“以技术抢占市场”,引导企业树立长远观点,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