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正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91周年纪念日。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人民军队英勇投身民族复兴的新篇章。91年来,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蝉鸣阵阵,高温炙烤,值此八一建军纪念日,上海市第二中学团员们重温建军历史,缅怀先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高二1班团支部踏上红色旅途寻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展示了大量图片纪实、文字讲解和保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向团员们“讲述”了上海地区自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业而献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驱的英雄事迹。纪念堂后面是“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碑,墙面上有一位烈士在监狱里写的一首诗:“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烈士们坚定的信仰,光辉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业绩,永远是团员们学习的榜样。
高二2班团支部的团员们来到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参观学习。团员们要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和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和尊严建立的伟大功勋,牢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伟大贡献。此次参观学习的目的就是了解淞沪抗战的光荣历史,体会四行仓库守军将士的精神。四行仓库保卫战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八百壮士”的事迹依旧令人肃然起敬。纪念馆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以及“不朽丰碑”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以图片、报刊资料、各种珍贵文物和大量的情景还原来展示谢晋元将军带领“八百壮士”坚守阵地,英勇奋战的事迹,并对淞沪会战的起因、过程、结果有较为详细的介绍。虽然四行仓库墙上的弹孔已变成历史的印记,但革命烈士崇高的精神是每一位团员值得铭记和学习的。
高二8班团支部的七位团员来到了位于淮海中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就是在这里燃起了革命的火种,火光自此将后世的人照亮。在合影留念之后,团员们进入到展厅之中。厅包括中国青年英模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以及团中央机关旧址展厅五个部分。墙上的历史照片以及注释、解说的文字,深刻解说脚下的土地所经历过的变迁,它所承载的精神在中华儿女的大家庭里流传。
91年浴血荣光,91年军歌嘹亮,红色军魂血脉相承,经过一天的考察学习,团员们经历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守望,更延续着一场不忘初心的行动接力。
高二1班团支部团员代表李泽辰同学:阅读烈士们慷慨激昂的诗词,在那样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丝毫看不到他们的犹豫和惧怕,看到的全是无畏生死忠贞不渝的气魄。观看了烈士的墓碑,看到了人们缅怀先烈的身影,不仅愿那些留下名字的英雄永垂不朽,更愿那些没有留下声迹的英雄永垂不朽。烈士的背后是对和平民主的向往,是对国家忠贞不渝的信念。烈士的一生,就是一篇无比壮丽伟大的诗。
高二2班团支部团员代表田智瑜同学:这次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的参观,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展览分为四个部分,主要记叙了日军进攻上海后,淞沪会战爆发,中方为向国内外传达坚定的抗日决心,派四百余名战士死守四行仓库,英勇迎敌的历史事件。展览的形式十分丰富,有大量书信,战斗用具等实物史料展出作为佐证,参观者更能与一排排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零距离接触,穿行其中,仿佛能听到当年将士们的冲锋与呐喊声,在黑暗的展厅里回响。这声音从历史的尘埃中传来,那么遥远,却又似乎就在耳边。战士们面前,是无可避免的死亡,但他们心中的爱国之情,救国之志,给予了这些以开水煮土豆为生的躯体向前冲锋的勇气与力量。而如今的我们,站在和平时代向人类奋斗的历程回望,是否还能感受到这种宁为信仰而死,不愿苟且求生的精神,仍在血脉里流淌?
高二8班团支部团员代表秦晋同学: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青团团员,我们隔着时空触碰到了那被微缩的百年光阴,触碰到了被一面面不过半米见方的展牌上寥寥几句概括了的千百个百年前的青年人——这栋小楼别有洞天,它像缩罐似的,一旦有人去留意,久远的年岁和永远流传的精神便开闸的洪水一般涌来。体会到革命年代的共青团员们对自由和光明的争取,体会到当今这片祥和的蓝天白云的来之不易——就像今日的我们一样。这栋别有洞天的小楼里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开出了迎向烈日的花,而那样的气息将会永远流淌在这里,也永远地传承下去。(李泽辰 冯一鸣 顾世丞 田智瑜 刘宇凡 秦晋 陈伊萍)
(摄影:李文杰\许怡雯\刘宇凡;责任编辑:周宇;责任审核: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