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塘桥街道在“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针对群众最关心、最希望解决的迫切问题,多渠道、多方式展开调研。多处存在数年、情况复杂,且群众要求拆除反响强烈的“钉子型违建”,经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工作得以拔除,还居民更加整洁的生活环境。
在南泉路塘桥路路口,原本有一排12户沿街违建商铺,总面积达300平方米。它们存在了20多年,影响周边交通出行,居民对此反响强烈。
在全市拆违的大背景下,塘桥街道根据“重点难点违建拆违工作分步走,成熟一个拆除一个”的原则,对此处违建实施拆除。行动当天早晨5点半,街道相关部门和城管中队及特保队员全部到位,拆违工作随之启动,在交通早高峰来临前完成全部工作。
此处“钉子型违建”的拆除,极大震慑了其他违建房东,让“五违四必”整治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南泉路上的违法违规经营商铺得到整治,或是封门停止营业,或是办理合法证照;塘桥路上29户破墙开店、9户无证照经营户被封门整治,还居民安静、整洁的生活环境。
整治工作中,面对少数不理解、有抗拒心理的居民,街道工作人员用耐心细致的沟通与服务,赢得了对方的理解与信任。
为了解决部分下岗、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困难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街道曾出资建造了一批商铺,租给居民开店以维持日常生活。这些商铺属于违建,也是本次拆违的目标之一,这几名居民得知后,产生了不小的抵触情绪,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居委会办公室,要求政府满足他们提出的条件。
对于这些要求,居委工作人员坚持原则,告知他们要无条件配合拆违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只要符合救助条件,就会得到政策层面的救助。在说服沟通过程中,居委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无法开展,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完成。最终在正式拆违前一晚,双方达成共识:无条件接受拆违。拆违后,街道服务办及时跟进,了解这些居民的实际困难,并严格按照政策给予他们相关救助。
今年,塘桥街道定下了拆违7000平方米的目标,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8168.24平方米,超额完成目标,16个居委完成“无五违”创建并通过新区验收。下半年,街道将继续聚焦剩余7个居委“无五违”创建工作,并对违建、违法经营行为开展长效整治,为居民营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