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等四区进行市容整治迎接进口博览会

2018-7-31 13:31:17发布90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距离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还有不到一百天,作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所在地,虹桥商务区的核心区、辐射区
  在周边环境整治上,放出哪些“大招”?
  对标一流、体现双最、优于世博周边地区按此标准攻克了哪些“顽疾”
  找到了哪些“差距”?
  在全面推进“绿化”的同时城市“彩化”是否到位?
  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虹桥商务区邀请一批曾参与世博会城市管理与保障的专家,对进口博览会周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进行审查。
  小研跟随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现场走访长宁、闵行、青浦、嘉定四区,看看他们为了提升“颜值”,拿出怎样的法宝?
  长宁区
  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绿地深处,凭栏而立,阵阵清风从河岸边吹来。
  借助进口博览会的东风,长宁区仙霞西路迎乐路口一块“边角料”,从垃圾堆放区变成了小花园,种上了无尽夏八仙花、高砂芙蓉、花叶香桃木等30多种新优植物品种,园路边还有休闲坐凳,供附近居民休憩。
  “这块新建绿地不仅考虑观赏性,还将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憩的场所。”长宁区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所有植被已经完成种植,正在提升和养护阶段。除此之外,长宁区还美化了延安西路中山西路的桥柱,用植物元素软化硬质桥柱。
  长宁区美化路面的工作也正在展开。
  长宁区绥宁路正在进行架空线入地的施工,工程人员在现场介绍,目前雨水管、污水管已经入地,通信、电力、合杆排管则将在7月底完成,预计9月下旬撤线拔杆。“10座地上电站已经全部开工了,我们会优先保障进口博览会周边道路的工程。”
  闵行区
  闵行区华翔路建虹路则是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周边的主要道路,进口博览会期间,很多国家元首、展商客商都会经过此地。
  如今,一个“闵”字造型的绿景已经树立起来。“这几棵榉树和香樟都是在改造时种下的,因为原来的绿化以低矮灌木为主,我们主要通过添绿来增加它的丰富度和层次感。”
  借助进口博览会的契机,虹桥商务区内三大绿地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提升,整体上以增种色叶树为主,营造自然野趣的景观效果。三大绿地均为开放式,目前有施工围挡,改造提升完成后,市民可免费进入。
  迎宾八路、空港六路相交处的围场河则正在进行河道整治,目前河水已被抽干。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对河道进行生态修复。“放干河水后清理淤泥,再堵住污水口,然后我们就要开始生态修复,计划从最下游调节水库引水,通过水动力让它流动起来,还要种水草,打造生态微环境。”
  嘉定区
  嘉定区围绕华翔路、华江公路和金沙江西路三条主要道路提升沿线绿化景观,增设节点绿化及立体绿化,增加植被丰富度与色彩活跃度。
  并对道路、桥梁、人行道等设施进行翻新。
  在13号线金运路站旁边的下沉式空地,一座崭新的停车棚已经建设完毕。这里的六个车棚,可以容纳1000辆左右的非机动车。
  嘉定区绿化市容局局长李超透露,这个停车棚将在8月1日正式启用,避免非机动车随意乱停。“停一天只要0.5元,市民可以扫一扫二维码,用支付宝或微信付款。此外我们还和摩拜等共享单车公司沟通过,他们会加强管理,让共享单车停在指定位置,且投放量也要控制在300辆左右。”
  青浦区
  青浦区着力做好进口博览会1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道路保洁、绿化养护、水域保洁、设施保洁、垃圾清运等工作。对“四叶草”周围主要道路、河道进行治理。
  青浦区对位于国家会展中心西侧的徐民路进行扩建,对行道树、绿化等进行统一规划,丰富季相变化,春有春景,秋有秋色,对道路沿线城市家具进行精细化设计,加强道路识别性,对道路两侧开发地块的临时围墙增加垂直绿化,改善视觉形象。
  同时对青浦区小涞港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河道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便于市民近水、亲水。
  还趁着进博会,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青浦区的谢卫路日前完成了整条路上的拆违,原本道路两侧的9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目前已经被拆除一空。接下来将通过架空线入地等一系列整治和景观设计,让这条道路焕发新貌。
  抓好细节,连停车场的地砖都不能放过
  虹桥商务区在进口博览会倒计时300天时就启动了综合治理全面攻坚,包括五大领域共计350多项整治任务,但在推进过程中仍有要改进的空间。比如在这个离“四叶草”仅有一街之隔的小区,拆违及其他治理工作正在进行。
  位于诸光路1355弄的西郊家园有505户居民,是个大型动迁房小区,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仅有一街之隔。小区内原有日租房 50户、无证网吧4家、无证照经营63户,此外还有63户安装了外扶梯,目前这些违章建筑已经全部拆除,群租、日租也被叫停。“过去一些小区居民喜欢在宅前屋后种菜,目前我们正在重新恢复绿地。”小区负责人透露,小区正在推进智慧平安建设,微卡口摄像头全部安装完毕。
  尽管整治在推进,但现场仍有不少改进空间。小区拆违处仍留有不少未修复的痕迹,楼房外立面则看上去有点乱,室外空调机整治过后依然高低不平,新建停车场使用的镂空花砖对穿高跟鞋的女士“不友好”,很容易卡住鞋跟。
  精细化管理留下“虹桥标准”
  “和2010年世博会前的城市管理不同,8年后的上海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在‘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指导精神下,上海已经转化为‘管建并举,管理为重’。”
  专家组成员之一,世博600天城市管理指挥部副总指挥、原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马云安表示,进口博览会对上海的城市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让上海的城市面貌给全世界留下难忘印象,考验的是城市管理的水平。“作为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周边的地区已经不能停留在郊区水准,而要看齐中心城区,用‘虹桥标准’来管理。”
  现代集团总建筑师沈迪则认为,进口博览会周边市容环境整治的工作,应该和市民日常生活需求相结合,让市民从中更有获得感。
  “周边环境设施功能的提升,不应该只为进口博览会的6天会期所服务,而要借此机会提升薄弱地区的薄弱环节,结合美丽街区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宜居的公共空间。”
  市地调院总工程师、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关注的也是整治效果的常态化。“进口博览会周边整治的生态环境提升,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用精细化的管理保证效果,而不是返黑之后再整改。”
  世博会给上海留下了后滩公园、世博轴、小白菜精神,希望进口博览会也能留下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协同精神。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