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浦镇界浜村村委已陆续收到十余封感谢信,每封信中表达的都是桃农们对浦东新区区委办“蹲点式”调研的肯定与感激。
“区领导与干部们来村里调研,非常重视村里卖桃难的问题。他们帮我们找销售渠道、扩大知名度,尽力为村民解决难题,我们都非常感动。”界浜村3组村民徐美娣在感谢信中写道。
“我们省力多了”
徐美娣家中的2亩桃林,今年的产量达到了8000斤,比起去年的4000斤翻了一番。“今年气候适合桃子生长,再加上大部分桃树都进入了盛产期,产量巨大。”她说。
本来桃子大丰收,是件大喜事,村民却有些忧心忡忡。界浜村党总支书记姚辉介绍,界浜村80%的村民家中种有桃树,多年来卖桃都靠村民自身销售,不成规模,大订单仅靠历年积攒的老客户。“本就销路少,再加上今年大丰收,村民们的确无能为力了。”姚辉说。
令村民没想到的是,今年卖桃反而变得更顺利了。7月上旬,村里的销售困难户早早地来到上海周浦农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登记,桃子由镇农投公司统一销售。
“来公司登记的农户有100多人,他们都是无法靠自身资源销售蜜桃的‘困难户’,所以来寻求我们的帮忙。”周浦镇农投公司总经理薛军说,“我们接到市场订单后,会按照需求量通知登记在册的农户,询问他们能否提供桃子,能提供多少斤。而农户在接到通知后,只要将蜜桃送到公司,我们会进行分类、包装、配送,帮助村民卖桃。”
这段时间,界浜村干部们与镇农投公司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每天早上5点开始装箱忙碌,只为尽快将村民送来的桃子包装外运,保证蜜桃品质。
这样一来,村民卖桃负担减轻不少。“我们省力多了!”徐美娣说,“卖给以往的老客户,再加上农投公司帮忙销售,今年收获的桃子我已经卖出了90%,看到自己一年的心血得到了回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7月10日起,周浦镇农投公司开始为村民接单卖桃。截至目前,已销售近万箱、约8万斤蜜桃。“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村里销售困难户的卖桃问题。”姚辉说。
大调研不做表面功夫
事实上,卖桃难的问题解决,要归功于浦东新区区委办的一次大调研。今年3月以来,在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冯伟带领下,区委办采取党支部专题调研形式,深入周浦镇界浜村,开展了一场为期近3个月的“蹲点式”调研。
“蹲点”期间,全体干部分批分次“蹲”在村里,开展入户走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走近村民、沉到底层,详细了解一手情况,掌握更为真实的信息。这其中,通过采集村民反馈,调研人员发现,每年水蜜桃丰收之际,销售成为很多桃农的“心病”。看着村民为卖桃发愁,区委办主任陈彦峰自发组织同事们自掏腰包购买村民种植的蜜桃。“陈彦峰主任来我家调研时,发现我们种的‘湖景蜜露’桃品质很好,就一口气买下了300斤桃子。”徐美娣说,“他说我们的蜜桃甘甜多汁,他买来送给亲朋好友,大家一定会喜欢。”
为解决村民卖桃难、经济效益低的难题,也为让更多人熟知界浜村的“湖景蜜露”桃,区委办通过宣传、挖掘蜜桃背后的故事、突出“湖景蜜露”桃的品质与特点等方式,为界浜村的蜜桃扩大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在区委办与周浦镇党委的努力下,今年,界浜村推出了“爱心桃”,由周浦镇农投公司统一销售。
此外,为帮助桃农疏通水蜜桃销售渠道,区委办建议界浜村开辟线上销售渠道,与“盒马鲜生”等生鲜销售平台合作。“冯伟副书记与陈彦峰主任还积极为我们与大型电商、知名企业牵线搭桥,希望能促成双方合作。”姚辉说。徐美娣则感慨地说:“没想到领导们来调研不只是听听而已,而是切实为我们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多举措提前谋划
杨浦区、徐汇区、外高桥地区……今年,界浜村的蜜桃逐渐有了名气,开始销往上海各地。“原先上海市民只知浦东大团、新场的蜜桃好,如今通过多种渠道,不少市民了解了周浦界浜桃子的优质品质,开始主动购买我们的蜜桃。”姚辉说。
姚辉说,“今年卖桃还算顺利,但我们已经开始为明年做准备。”如果天公作美,明年界浜村的蜜桃产量将仍然处于峰值。“幸运的是,市场已经逐渐知晓并认可我们的品牌。”接下来,周浦镇将参考今年的销售模式,进而打造整体销售体系。目前,周浦镇正注册“澧园”品牌,计划将界浜村“湖景蜜露”桃与棋杆村“平棋葡萄”等农产品打造为品牌商品。
在今年浦东第十届农博会上,界浜村的“湖景蜜露”桃作为周浦镇特色农产品亮相,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此外周浦镇农投公司还组织了销售团队进行策划,并与大型电商、超市等进行洽谈,希望能够进一步打通销售新渠道。广开销路的同时,界浜村也更注重蜜桃品质的提升,继续培育村民的种植技术。“每逢桃树修剪期、疏果期等关键时间点,我们都会请专家为村民传授更专业、先进的技术,确保品质。”姚辉说。
目前,界浜村村委正计划在村里发展新型农业。“我们考虑委托镇农投公司,集中管理部分田地,发展新农业。”姚辉说,“这样一来,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将被大幅降低,蜜桃的品质会更高、口感会更好。另外,蜜桃的成熟期还可提前10天左右,这也为我们抢占市场创造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