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7月30日消息: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对外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从政治地位的提升,到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政策倾斜,为上海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为推动这些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今天下午,市总工会十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上海市总工会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工会在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重要作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20项市总工会推动落实或组织实施的重点工作项目,惠及本市547万产业职工!
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担负重要职责
此次全委会上出台的《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工会工作重心向基层倾斜、服务对象向产业工人集聚,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历史责任和使命。要准确把握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党组织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改革思路,坚持围绕工作大局、始终站稳职工立场、切实履行牵头责任、推动重点任务落实。
《意见》指出,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和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各级工会要扎实做好工会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各项任务,积极主动牵头协调,推动改革落地见效;着力提升素质能力,促进产业工人全面发展;加大维权服务力度,增强产业工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搭建建功立业平台,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把更多产业工人团结凝聚到工会中来。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改革责任,《意见》要求,各级工会要精心落实保障措施,做到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坚持项目导向、注重典型引路、营造舆论氛围。
明确20项工会重点工作项目
为充分发挥市总工会作为市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协调作用,《意见》明确了20项市总工会推动落实或组织实施的重点工作项目,包括:
——充分发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贯彻落实协调机制作用;
——会同有关方面搭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机制平台;
——会同财政、人社、教育等相关部门推动更好地发挥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等在一线产业工人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
——打造“公益乐学”升级版,提升职工综合素养、技能水平、创新能力;
——会同人社等相关部门推动一批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
——推动一线产业工人海外见习、提升技能;
——与相关兄弟省市就产业工人教育和培训加强合作;
——健全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发展模式;
——会同市公积金中心等相关部门推动将为产业工人等缴存住房公积金纳入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条款;
——推动相关行业、企业制定和落实工作场所环境标准;——推动有关方面探索把职工食堂等相关指标纳入企
业、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
——推动企业将协调劳动关系相关制度融入企业治理结构;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建立产业工人发展研究机构;
——联合文广、文联、作协等部门推出一批反映产业工人风采的精品力作;
——会同组织部门等推动将“上海工匠”等产业工人优秀人才纳入本市杰出人才评选表彰范围;
——会同人社部门等设立“职工创新成果奖”;
——建设劳模、工匠展示馆;
——加强与经信等部门间的联系推动建立完善产业工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会同统计部门推动建立重点行业核心产业工人基础数据库;
——加大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工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