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今天起,上海这个人少景美的大牌园林免费开放5天,错过等一年!

2018-7-31 9:14:50发布117次查看
  要说炎炎夏日想在上海找到一处
既免费又好玩,人少还清净的地方
那非韩湘水博园莫属
“梦中的香格里拉,黄浦江畔的人间仙境”
是上海难得一见的集齐
水、桥、亭、台、楼、阁
树、花、草、木的古典园林
只有充满韵味的小桥流水和飞檐翘角
最关键得是
从今天起,免费开放5天
这期间来,就是省钱啊
韩湘水博园位于已有300多年
历史的马桥古镇上,毗邻黄浦江
当年闵行区马桥镇彭渡村
3000村民为保护上海饮用取水口安全
集资兴建了这个水生态园林
这里移建仿造的各式桥梁有近五十座
古树名木也有数百棵
刚走进大门就可以看到
园内的镇园之宝——千年古香樟
主杆高达18米,相当于普通7层楼的高度
粗壮的树干,几人合抱都围抱不过来
夏日里,为游人撑起一顶绿色大伞
整个园区内水系丰富
有近50座古桥和仿古桥
或聚集、或散落在园区的各个角落
每一座桥都专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
进入园区首先要经过的就是醒狮桥
这是一座兴建于明末的单孔圆拱桥
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不过在抗战胜利后被修复重建
并由原来的“太平桥”改名为“醒狮桥”
寓意在于:只要有人来犯
人民必将像狮子一般扑向对手,保家国平安
香泾桥是清朝时期的单孔圆拱桥
这座桥可是当年乾隆爷赐名的
当年此处的官员为了迎接南巡到此处的乾隆帝
修建了这座桥,还在桥上洒满了盛开的茉莉花
弄得桥上桥下香气四溢
也给乾隆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被赐名
古韵廊桥,听名字就觉得韵味十足
它指得是一条古廊连着一座古桥
这是中国南方山区特有的一种建桥样式
也是山区的人躲雨、歇脚、聚会的重要活动场所
与“韩湘水博园”相呼应
园区内还有一座“韩湘桥”
有没有和头条菌一样在猜测
这该不会是八仙之一韩湘子走过的桥吧
这座桥讲述的是当年有个穷书生没钱赶考
左邻右舍知道后,就都纷纷施以援手
穷书生在邻居们的帮助下成功赶考
几年后衣锦还乡想要报答乡里
但街坊邻居都说如果真想要报答家乡
就帮忙修建一座桥,用来方便乡亲们出行
后来便有了这座“万金桥”
看完了有不同故事的古桥
我们可以再欣赏一下园内的古建筑
这些建筑十有八九依水而筑
倒也不负“水博园”的名字
古戏台原建于清朝末年,后因战乱被毁
后来根据当地老人的回忆复原重建
不过后人也加入了一些小小的改动
所以后人将古戏台建造在了水中
使其与廊桥相接、湖水相连
表演时候,演员可沿着廊桥拾级登台
观众也可以泛舟在水中观看
贵州苑是由贵州苗家吊脚楼
盆景园和亲水平台组成的
吊脚楼是苗家特有的建筑风格
此座吊脚楼是从贵州山区大户人家移建过来的
全木结构有近百年历史
树龄最长的有800多年
前面还有一个观水平台
是夏天赏荷的好地方
坐落在小桥流水园林里的浦江书院
是一座古色古香、传承国学的好地方
一楼是清净淡雅的茶室
二楼是国学大讲堂
三楼还有返璞归真的静心禅室
书院有时还会举办读经、国学讲座等活动
喜欢国学的小伙伴们记得过去打卡啊
大家都知道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吧
这里还有一座“太公亭”呢
带着斗笠、扶着胡须的老者形象
显得俏皮又睿智
这个亭子内有一块三江红巨石
“三江红”产于广西僮族红河一带
滚入河中的落石经上万年冲刷、浸泡
颜色变红而且表面十分光滑
远远看上去神似如来打坐
所以不少游客来这里抚摸巨石以求平安
来玩的小伙伴也可以去摸摸看哦
这个亭子在整个园区内
算得上造型尤为独特的
三座小亭子犹如众星捧月般的
捧着后方一座高一点的凉亭
关于这个亭子的由来也颇为传奇
据说是当年园林的设计者吴先生
梦见三个巨人举起了自己所在的凉亭
让他看见了船来船往的黄浦江景
于是醒来,他就设计了这座“捧月亭”
别看它实际只是一块石头
来头可一点不小
它是从广西运来的一块重达50多吨的“水冲石”
所以把它俩面刻上“一帆风顺”的字样
当作一面帆,树立在黄浦江边
寓意母亲河清水长流、平平安安
也是一片名木古树的保护区
它有着精致秀美的亭台楼阁
也有着造型各异的有趣巨石
它提醒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
先人不断开创、不懈努力的精神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