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新村街道王晓航 从"钢铁饭"到"小巷当家人"
2018-7-31 10:39:29发布98次查看
近日,转岗来到长风新村街道师大二村的王晓航,用了半年多时间,从一位钢铁工人变身成了居民区党组织书记。
一切还要从2017年12月底说起,长风新村街道迎来了几位宝钢的转岗工人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王晓航便是其中之一。
牢牢抓住百姓第一印象
王晓航是名“80”后,在宝钢特钢超塑分厂工作了11年,从一线基层员工做到了管理岗位,如今来社区工作还真是“意想不到”。
王晓航坦言,从企业到社区,工作场景真是经历了180度大转换。“我该干些什么?该如何开展工作?该从哪里入手……”王晓航称,初入居民区的第一个月,各项工作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所以一直处于忐忑状态。
通过和社区事务的一次次“亲密接触”,王晓航发现,居民区里有居民区语言,原本在企业里习惯的那套沟通方式不但不灵光,还容易“伤”了百姓心,让他们认可自己难上加难。
每天,居委会都会收到“12345”的市民热线。王晓航告诉记者,其实,面对居民的诉求,师大二村居委会都会像“12345”热线一样快速反应,及时处理,然后建立“跟踪机制”,努力去解决,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一部分。
掌握社区工作两大“法宝”
社区工作虽说都是琐事,可仅靠居委会干部远远不够,要充分动员、发挥好每一个党员、志愿者和社区能人的作用,他们有阅历、有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全区创建无违建居村的背景下,居民在重新装修时,存在庭院破墙开门的违章现象。这也是王晓航第一次在无违创建过程中与业主约谈。他深刻感受到了居委干部等“老法师”的“谈话艺术”,逐渐学习掌握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柔性”服务式方法。
“我到居民区工作第一个拜师的就是居委会主任肖鸿,我对基层工作的认知就是从他那里学习的。”肖主任的“基层阅历”在王晓航看来是珍贵的,也是长年累月积累出来的。唯有深入基层,和居民零距离接触,才能炼造出这一“法宝”。
学会用好三面“镜子”
让居民认可居委干部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幸福,要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积淀。王晓航称,对居委干部来说,要学会用好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这三面“镜子”。
比如,有居民来反映楼道堆物问题,对于居委会来说,就要思考这个问题是个案吗?其他楼组存不存在?我们就像用“放大镜”一样,以点带面发现问题,把问题找准确、找彻底。
再如,有居民向居委会投诉楼上漏水,户主不管不问。居委干部不能单从表面上判定是楼上户主的问题,要用显微镜查根源。要看清、看细居民的诉求,居民之间的矛盾所在,等到问题查清楚了,再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对于居民来说,居委会工作的一举一动他们都看在眼里,就像用望远镜在看一样。这是一把双刃剑。
王晓航表示,五个多月的挑战,让他对居民区、基层有了全新的了解,积累了不少工作方法:处理居民区的各种问题,都要及时、全面、到位,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态度,才能真正赢得居民的信任,为今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