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杯”——第三届上海市青年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举行
2018-7-30 10:58:24发布90次查看
东方网通讯员朱雯7月30日报道:“阳光杯”——第三届上海市青年康复治疗师技能大赛初赛在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昨天吹响了比赛号角,拉开了本届大赛的帷幕。三年一届的“阳光杯”由市残疾人康复协会、市康复医学会和市康复治疗质控中心共同主办,是本市最早开办的全市性康复类专业赛事。本届大赛共吸引了全市84家康复医疗机构的六百余名优秀治疗师前来参赛。选手们将通过初赛专业理论笔试和复赛模拟实践操作,经层层选拔后最终进入10月的决赛。
据从大赛组委会了解到,随着“阳光杯”规模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本届比赛不仅参赛选手人数较往届增加了近45%,选手的整体水平也有所提升,许多三甲及专科医院派出了高年资的康复治疗师竞争前140的复赛名额,入围比例几近5:1。比赛项目除延续往届分为pt(物理治疗)和ot(作业治疗)两个专业外,今年pt(物理治疗)复赛环节还将细分为肌骨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心肺康复四个亚专业,不仅为青年治疗师们提供了与同行切磋技艺的机会,也体现了大赛挖掘培养专业化、高水准康复治疗人才的初衷。
康复医疗是基本民生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旨在促进全民健康,在我国,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对康复医疗有着巨大的需求,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高,老龄化带来的疾病谱改变,老年人高发率病种本身的康复需求加上慢性病致残带来的需求,持续扩容康复医疗行业需求空间。而另一方面,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我国二、三级医院共需要康复医师5.8万人,治疗师11.6万人,社区综合康复人员需要90.2万人,是现有康复人才的10倍以上,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持续挖掘、培养、提高康复专业人才队伍水平,发展康复事业,满足各类人群的康复需求,正是“阳光杯”作为康复学术品牌活动应运而生并长效开展的原因和动力。
三年一届的“阳光杯”,不仅见证了青年治疗师对自身成长的努力追求,见证了社会大众对康复医疗认知的不断提高,更见证了上海康复人在发展康复事业、加强康复服务方面的不懈努力。作为全市性的学术竞赛项目,“阳光杯”是挖掘本市康复治疗青年人才的品牌性赛事,也是上海优秀青年治疗师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和康复知识传播的平台。作为创新康复治疗师培养工作的一项全市性活动,大赛组织方表示,今后将继续依托同济大学附属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的专业资源和硬件优势,为构建上海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充实力量,为提高本市康复医学人才水平提供助力,为打造“健康上海”的目标添砖加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