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群文领域一年一度的最高级别赛事——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2018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发榜,宝山群文成绩单亮眼:5个原创作品荣获赛事最高奖项“优秀群文新作奖”(其中有2个节目分别拿下各自门类的榜首),3个节目荣获“群文新作奖”。由于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主办方更授予宝山区文广局“优秀组织奖”。选送11个节目,获得9个奖项,获奖率竟为81.8%!无论是获奖总数,还是得奖率均创历史新高。
“优秀群文新作”问鼎双冠王
每年一次的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活动是推动上海群文创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对一年来全市群众文艺创作的集中检阅。今年这一赛事于5月18日至28日在上海星舞台举行。11天的赛程中,由上海各区、各系统、驻沪部队、社会主体等选送的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艺术门类及“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专场”,共计182个原创作品同台竞技。
在这一高级别群文赛事中,宝山五作品跻身“优秀群文新作”本已是很高荣誉,更有两节目成为优中选优的“状元”:男声组合《种子》和阿卡贝拉《开天辟地》分获“音乐”门类、“中华创世神话专场”第一名,双双名列榜首。
男声组合《种子》
阿卡贝拉《开天辟地》
两个冠军宛若宝山文艺并蒂绽放的花朵,它们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深深扎根于宝山历史与现实并重,以创新求传承的文化沃土。
《种子》:讴歌身边平凡的伟大
“许多人是擦着眼泪听完的!”荣获“优秀群文新作”音乐门类第一的《种子》主创人员回忆起两个月前举行的决赛,仍是感慨不已,让人不由得想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演出沪剧《挑山女人》时场场爆满、观众落泪的场景。《种子》谢幕后,不少外区的群文同行纷纷向主创人员表达了敬佩与感动。与已成经典的创新沪剧《挑山女人》一样,男声组合唱《种子》也是取材于现实题材,讴歌平凡中的伟大,发掘身边的英雄。《种子》以时代楷模钟扬为原型,体现了上海援藏援疆扶贫的主题。
音乐类·男声组合《种子》
2017年9月25日,植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年仅53岁。16年援藏期间,他行路50多万里,带领团队在世界屋脊收集了4000万颗种子,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种子基因库”,更为我们留下了一名共产党员,献身科学、献身教育、献身理想,可歌可泣的“种子精神”。
该作品获得“音乐”门类的第一名!
《开天辟地》:以创新求传承
“用阿卡贝拉演绎中华传统神话,这帮年轻人真会玩!”这是阿卡贝拉《开天辟地》主创人员在比赛现场听到的评价。作品荣获“中华创世神话”专场第一名!源于欧洲、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无伴奏人声合唱“阿卡贝拉”,正成为宝山文化人演绎中华传统文化的崭新方式。
宝山文化不但重视传承传统,更通过将传统与时尚融合,以创新方式继承传统,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此类尝试十分丰富:比如打造新海派时装情景秀,将宝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泾十字挑花”引入情景秀,让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比如“以慈化瓷”,让“陶瓷艺术”与宝山寺榫卯建造工艺互动;比如正在进行中的2018“水+墨”展览,让传统水墨载体突破上海地域概念,进行东西方文化交流......这类尝试不胜枚举,以开创性的方式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内核与外延,赋予它们全新的魅力。
中华创世神话专场·阿卡贝拉《开天辟地》
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创新采用全人声演绎音乐中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通过新颖的表现手法,反映当下青年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热爱与敬仰之情。
该作品获得“中华创世神话”专场的第一名!
除了两个冠军节目外,还有三个节目,也在这一高级别群文赛事中斩获最高类别的荣誉。
音乐类·情景表演唱《雪花的心愿》
歌颂了为城市建设与发展而做出贡献的普通人群,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和时代温暖。
合奏(打击乐)《启椗》
作品表现了扬帆起航的宏大场面,象征中国人民在新时代进程中,踏上新征程的豪迈气概和文化自信。
舞蹈类·群舞《哇!》
舞蹈诠释了家长只要“放开手”,孩子定能“大步走”的开放理念,传递了爱的力量、分享了爱的感受。
走下去+请上来打造文化精品
宝山选送11个节目,共计获得9个奖项,获奖率竟高达81.8%!这在2018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中是罕见的。11天的比赛中,共计182个原创作品同台竞技。这一赛事是上海群文领域一年一度的最高级别赛事,每个参赛作品都是各单位反复打磨的精品力作,12场赛事,每一场的竞争都很激烈。
81.8%的获奖率,体现出宝山文化通过“走下去”结合“请上来”,提升群文创作能力,繁荣文艺事业发展,不断打造文化“新品牌”“新亮点”,精心打磨原创作品的诚意与匠心。
“走下去”扎根群众发掘集体智慧
2017年宝山“星舞台”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区各行各业热爱文艺的市民朋友们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共有1478名选手参与了赛事报名,年龄跨度从最小5岁至最高73岁,参赛人数规模距上一届翻了三倍之多。组织开展全区新人新作创作评选,舞蹈《水乡笠影》等7个原创节目被推选参加市级决赛。宝山群文节目是上海首个登陆中央电视台《群英汇》栏目,展现宝山味道、上海温度。
“请上来”海纳百川建好文化码头
宝山文化引进高水平文创企业落户宝山。今年1月,宝山首次引进的“海上花开”宝山首批艺术名家工作室,荟聚了谷好好、史依弘、王珮瑜、阎华等优秀的名家,7月11日宝山迎来了第二批艺术名家工作室,即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教授王勇、青年钢琴家宋思衡、著名戏剧导演徐俊、中国流行美声组合力量之声四组艺术家工作室入驻宝山。这些名家以深厚造诣与传承传播方面的丰富经验,组织并参与了市民艺术修身导赏、戏曲进校园、上海樱花节等文化活动,为宝山文化挖掘“源头”、建好“码头”,满足百姓“盼头”,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除了五个节目荣获“优秀群文作品”外,还有三个节目荣获“群文新作”奖项。
音乐类·独唱《百姓的爱》
反映了广大百姓淳朴的大爱情怀和对真善美的无限追求。
戏剧类·小品《年轻的朋友》
宝山某一养老院,因一位年轻志愿者的到来,给其他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元素。虽表面上其乐融融,但总觉得有些隔阂,在得知其中一位老人的心事后,大伙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共同策划,为他解决了长久以来的心病,同时也让老年朋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中华创世神话专场·群舞《月华霓嫦》
《创世神话》中的嫦娥奔月在华夏大地千年流传,人们虽知道奔月对凡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事,却在这个传说里寄托了追求美好的愿望,把嫦娥当作美的化身。作品描绘出嫦娥身披轻纱霓裳,在夜晚皎洁月光下翩翩起舞,身形随月而动,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勾勒出人们对美的追求。
荣获奖项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此次比赛后,宝山区将对获得“优秀新人新作奖”的作品进行再投入、再加工、再打磨,为明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群星奖比赛做好充分准备。将来,这些优秀原创作品将跟随“红色文艺轻骑兵”宝山演出小分队赴基层巡演,前往社区、军营、学校、企业和商圈,让宝山的百姓能近距离欣赏到高水准的获奖节目,共享文化建设的成果。
聚焦“精准对接”,提升服务效能
2018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授予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优秀组织单位”,这是个有分量的奖项,体现出对于宝山文化在群文工作方面成绩的认可。宝山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聚焦“精准对接”,提升服务效能——打造百姓身边的文化节日,实现文化活动惠民利民;建立公共文化资源配送体系,实现文化资源全民共享;拓展延伸“市民艺术修身导赏计划”和“宝山大剧荟”;突出文化便民为民,提升文化场馆服务效能;通过种种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017年宝山文广系统共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近百项,2018年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再以“优秀组织单位奖”为宝山群文创作点赞!
宝山文化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扎根基层播种耕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优秀的群文作品吸引人、凝聚人、感染人。宝山文化也将继续坚定文化自信,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和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目标,聚焦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把宝山文化品牌打得更响,为推动宝山文化强区建设而努力奋斗,为“上海文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