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聚才引才 服务留才 ——区人才服务中心当好“店小二”优化人才服务

2018-7-27 0:00:00发布86次查看

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小松人才”人工智能咨询模块上线3个月,实现即时回复,解答市民疑问1万余次;探索人才服务中心全程网办,尝试推行不见面审批;深化“党员服务车”品牌建设,积极开展人才服务上门工作,为来松人才与各企业提供最优的服务……区人才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受理业务1万余件,不断优化的服务质量提升了人才的获得感。
  在党建引领下,区人才服务中心深化“党员服务车”品牌建设,坚持按照“企有所呼、我有所应、便捷高效、服务下沉”的党员服务直达车品牌要求,为全区经济结构转型提供了更加优质的人才服务,当好服务人才、留住人才的“店小二”。

  “互联网+”让服务更便捷

  区人才服务中心尝试全程网办服务,探索“一网通办”改革,优化不见面审批流程,办理业务者不需要跑到窗口,只需进入网办系统,就可以上传资料、完善个人信息及在线签名。若是材料缺失,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跟你联系,对于需要核验原件的情况,专办员还会上门服务。人才只需等待审批即可,真正实现了“一次不用跑”的“松江速度”。目前,首家体验全程网办处理业务的企业已于7月24日进入公示流程。
  “以前,办理本区‘1+10’人才政策和市级授权的人才服务事项等业务,抱着一沓材料去服务窗口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可能需要拖着拉杆箱去窗口。现在很多业务都可以全程网办了,坐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资料上报,还不用在现场等待资料审核,非常便捷。”得知这个消息后,不少企业的人事专员为区人才服务中心竖起大拇指。
  区人才服务中心在全程网办服务方面走在全市前列,故而要求更高、标准更严。细致梳理申请流程,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进一步简化材料,并实现了人才服务二维码办事,让人才足不出户,轻轻一点就能完成。
  此外,贴心的区人才服务中心还在g60人才服务直达车微信公众号上开通“小松人才”人工智能咨询模块,可以通过语音识别、语义分析等,在线实时为市民解惑。减材料、简流程、优服务、省时间、提效能,人才服务中心用“互联网+”拉近与人才的距离,实现了零见面、零跑腿、零排队、零填表、零纸单,让“零距离”服务成为现实。

  党员带头让服务更贴心

  政府多费心,人才少跑腿。区人才服务中心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初步实现了一站式人才服务。积极上门服务打通了服务人才的“最后一公里”,校企合作为企业和大学生提供平台,政企合作让企业不再对办事流程和所需材料一无所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主动对接,建立人才政策挂职跟班学习制度,尝试与重点园区合作开展带教工作,由园区委派工作人员到区人才服务中心挂职学习政策,这样他们即可协助完成园区内企业申报材料的预审工作。目前临港松江科技城与启迪漕河泾(中山)科技园的培训已完成,成效初显。企业办事不仅可以在园区内咨询,还可由专人代办,来回十几公里路程缩短为“家门口”的距离。
  特别是“党员服务车”品牌项目,企业若是对政策、流程有困惑,区人才服务中心便会组织工作人员,由党员带头前往企业为其解惑。
  区人才服务中心主动和街镇、园区及区经委、科委、投促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交流,通过工作qq群、微信群等互联网工具,主动对接g60科创走廊建设中重点引进的新企业、新项目,例如对科大智能、国能新能源、海尔智谷等优质企业,上门做好人才政策的宣传服务。截至目前,有近800家企业人事主管等加入了各类微信群,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全天候在群内答疑解惑,为松江人才建设服务。
  为区内重点企业和人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特别是人才新政出台后,中心业务受理量增加,但工作人员还是会做到工作日日清,一旦发现当天业务未处理完,便会主动加班。为全力服务人才,许多工作人员还主动放弃调休。
  同时,区人才服务中心积极深化g60科创走廊人才高地建设工作,为各类人才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提升人才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松江人才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