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增长晴雨表》:中国企业积极寻求全球扩张
2018-7-25 10:00:56发布103次查看
7月24日,在浦东正式发布的安永《增长晴雨表》显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内监管政策支持下,中国大陆中型市场企业增长和ipo预期远高于全球同类公司,人工智能采用率亦领先全球。
在对21个国家/地区、年收入达100万美元至30亿美元的公司的2766名高级管理人员开展在线调查后提出,中国大陆超过四成的高级管理人员预计,未来一年的增长率超过10%,而全球中型市场企业中仅有24%预计增速可达到该范围。尽管国际贸易形势未明,但“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提升中国企业全球扩张的信心。
调查发现,35%的受访者将进入新的全球市场视为其战略增长重心,27%的受访者认为,海外扩张对于评估新商业机遇至关重要。
同时,40%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认为创新的第一大推动力是监管,而世界其他地区的这一比例为24%。市场化改革大幅提升商业实力,有28%的受访者认为加强监管会是政府促进增长的最佳措施。78%的领导者正在规划ipo,是世界其他地区的近两倍,这一数据进一步体现了中型市场的光明前景。
安永大中华区战略性高增长市场及上市服务主管何兆烽表示,根据2018年安永《增长晴雨表》可以看到,中国充满活力的中型市场坚定地寻求全球扩张,也一定能够实现出众的增长率。
他表示,随着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中国企业家正利用国内科技专业知识、本土人才以及流程效率来加速增长。同时,中国政府和监管层非常积极地支持新经济发展,通过减税以及优先ipo来支持“独角兽”等公司。
在人工智能的采用率方面,中国大陆受访者领先于全球同行。10%的受访者已在使用这项技术,另外77%的受访者打算在两年内启用这项技术。近乎所有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2023年之前采用人工智能。
约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将科技视为改善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其受重视程度仅次于规模经济。在增加创新的方式方面,企业对客户的关注度大幅提升:41%的受访者将客户数据的利用列为重心,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比例仅为28%。
报告指出,企业亟需通过更多投资来紧跟变革。不断发展的销售周期、产业融合、难以预见的在线消费模式、从实体到电子商务的变革以及不断发展的消费者需求都对企业现金流产生压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