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 上海的古建筑见证了上海历史变迁过程

2018-7-25 5:22:03发布78次查看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上海只是一个近代城市。然而,翻开上海的历史,你会惊讶地发现,早在6000年前上海已成陆,西部嘉定,青浦、松江就是最先成陆的一些地区。上海境内犹如星河闪耀,至今仍遗存着多处珍贵的古建筑及古文化遗址,尤以松江、嘉定等县和南市区较多。古城墙和大境阁:位于南市区大境路257号(近人民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防御倭寇,筑上海县城墙。
古城墙和大境阁孔庙:又名文庙、庙学或学宫。位于嘉定区嘉定镇南大街183号。东至横沥,南至汇龙潭,北至塔城路。占地1.8公顷。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始建,后经扩、修70余次,1991年重塑孔子及“七十二贤”像,置于大成殿。现有建筑:大成殿、明伦堂、藏书楼、东西碑廊、石刻及名宦、乡贤祠、泮池和三桥、棂星门;前有三牌坊、学殿街、汇龙潭、应奎山;东有宾兴桥、文昌阁、魁星阁。
孔庙九间楼:在南市区乔家路234-244号。原为徐光启故宅,建于明万历年间,因上下二层各九间,故称九间楼。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意大利人郭居静受徐光启之邀来沪传教,即寓此。该屋迄今已有三百余年,为该区仅存的明代宅第,屡经修葺,现上下各7间,为居民住宅。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间楼云间第一楼:在松江县松江镇中山东路松江第二中学门口。始建于宋代,元末毁于火灾,后重建五楹谯楼。清兵南下时,楼毁于大火。顺治初年,在旧基上重建鼓楼三楹,高16米左右,雄伟壮观,甲于一郡,清道光年间称今名。1950年在大风中倒坍,现仅存楼基残墙。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间第一楼文庙大成殿:位于惠南镇南汇县中学内。文庙即孔庙,大成殿为文庙正殿,内奉孔子神位,故名。原为南汇县学宫的一部分,初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咸丰年间被焚,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朱门琉瓦,重檐翅角,殿前是仪门,外有石牌坊2座,四周围有花墙。为南汇县景点之一。
文庙大成殿奉贤二严寺:位于奉贤县南桥镇人民北路。占地1360平方米,建筑面积741平方米。原名文昌阁,俗名佛阁。元时建,下筑月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文昌阁毁,独存月城。同治五年(1866年)募捐重建,并重新修缮月城。同治十一年春重建斗姥阁。198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奉贤二严寺龙华塔:位于徐汇区龙华镇龙华路南侧。吴越钱 (948-978年)建,塔身七级八角,高41.4米,砖木结构,飞檐高翘,檐角挂铜铃56只。195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塔西林塔:又名崇恩塔。位于松江县松江镇中山中路西塔弄东侧。南宋咸淳年间建接待院,后改名西林禅寺。塔因寺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僧淳厚重建,更名圆应塔。后渐倾圮。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修。砖木结构,七级八面,高46.5米,塔壁夹墙中砌有砖梯,塔身除顶层木结构平座及腰檐是明代建筑外,大部系宋代原物。198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林塔华严塔:又名权隐塔。位于金山县松隐镇北0.5公里。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德然和尚建松隐庵,明正统年间赐额松隐禅寺。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在寺内建宝塔,顶藏血书华严经81卷,故名。另据汪德馨(塔院记)载,“其士大夫与里之父老子弟输金钱,仿浮象教,岿然建瓴级于南门之外,……工竣而奉以嘉名,谓之万寿……。”砖木结构,七级方形。196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严塔兴圣教寺塔:俗称方塔。位于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建于北宋熙宁、元 年间(1068-1093年),名吉云宝塔。后因塔在原兴圣教寺内而改称今名。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留存宋代斗拱117朵和宋代佛像壁画。1974年大修,发现镇塔地宫文物,出土汉白玉石匣一只,四周雕有龙虎图案,内有铜佛像、舍利珠、银盒和唐、宋钱币等。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兴圣教寺塔李塔:位于松江县李塔汇镇。相传唐太宗之子李明任苏州刺史时建。原为礼佛之塔,初称礼塔。后里人为祭祀李明,称为李塔。砖木结构,七级四面,高约30米,塔壁有大小不同的砖雕佛像约200尊。今存塔体。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塔护珠塔:位于松江县天马山镇天马山。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因塔内藏有舍利珠,夜晚闪亮发光,名护珠塔,又名宝光塔、护珠宝光塔。砖木结构,七级八面。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失火,烧去塔心木、楼板、扶梯、腰檐,平座亦残缺。塔身向南倾斜6°51′52″,中心位移2.27米,斜度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斜而不倒,故俗称斜塔。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护珠塔秀道者塔:位于松江县佘山镇,西佘山东坡。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因修道者名“秀”参与筑塔,故名。又称月影塔。七级八面,每级方向依次转换成45度。1962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秀道者塔青龙塔:位于青浦县白鹤镇青龙村。唐长庆元年(821年)在隆福寺内建塔,初名隆福寺塔。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康熙帝南巡时赐名吉云禅寺,塔又名吉云禅寺塔。因地处青龙镇,习称青龙塔。砖木结构,七级八面。196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塔法华塔:俗名金沙塔,雅名文笔峰。位于嘉定区嘉定镇州桥南堍。塔身四面七级,砖木结构。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旁有法华庵,以庵名塔。“金沙”之名有二说:一说塔基入地数尺有黄沙层,故名;一说歌颂清代重修法华塔,犹如“圣恩金沙永远流传”,因名。198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塔泖塔:位于青浦县沈巷镇东南泖河中小洲上。唐乾符年间(874-879年),福田寺僧如海建。因泖河得名。其时泖河广阔,塔上置灯为航行标识。南宋景定年间改名福田寺,又称长水塔。砖木结构,五级方形,具有唐代建筑风格。1962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