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松江区偏瘫患者可在社区舒心康复

2018-7-24 9:58:22发布100次查看

位于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松江区首个三级康复诊疗平台建立至今3个多月来,已先后收治康复病患25人次。中心依托获得carf国际标准认证的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的业务支撑,致力于打造让患者放心来社区做康复治疗的三级康复诊疗平台,从而发挥分级诊疗作用,缓解康复就医压力。
  “曾医生,我明天能出院了吧?”7床的老张笑着询问前来查房的医生曾佩俊,“我现在双手有劲了,走路也稳了。”老张说着便伸出双手,张开了又握紧,握紧了又张开。两个月前,老张因脑溢血从第五康复医院转诊到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在推行分级诊疗,刚来时我并不乐意,因为担心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但没有办法,按照第五康复医院的规定,满40天便需出院到下一级医院继续接受治疗,医院说需要把床位腾给情况更严重的病人。”来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到两天,老张的顾虑就烟消云散了。在位于中心八层的康复病区,独立的患者活动室,完善的无障碍生活配套设施,高频治疗室、言语治疗室、pt康复室、ot康复室等专业的治疗室样样不缺,还设有独立的康复评定室,可开展肌肉电生理、认知功能、言语吞咽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测等康复评估项目。另外,中心还拥有能进行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及神经康复等的综合物理大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起大医院,这里比较安静,适合我们康复病人。”老张笑着告诉记者。
  中心除了具备康复设备外,还有专业的康复团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之前,由床位康复医生、分管护士、治疗师组长和责任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治疗小组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制订相应的康复处方。”据康复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心共有50张康复病床,康复团队共有10名治疗师,而康复病患的数量每天基本维持在10人左右,因此,患者基本能享受到一对一服务。
  拍打上下肢肌肉,活动手指关节,伸展手臂……每天早上8时,65岁的脑溢血患者杨阿姨就在治疗师蒋徐鑫的陪同下开始了上午的偏瘫综合康复训练。子女因为上班不能时时陪在杨阿姨身边,半身不遂的她没少落泪,曾一度对康复丧失信心,如今在蒋徐鑫的安慰引导和康复照顾下,杨阿姨变得乐观起来了,瘫痪的左半边身体也有反应了。“现在我的手指能轻微地伸展开了,这要感谢小蒋。”杨阿姨直言治疗师“用心”。与杨阿姨情况类似的王阿姨今年77岁,记者采访当日,她正拿着勺子自己吃饭,据老伴孙先生介绍,刚从第五康复医院转诊到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王阿姨只能依靠鼻管进食流体食物,40天后王阿姨已经可以慢慢自己拿勺子进食了。“在社区医院做康复,我很放心。”孙先生说,来中心一段时间后,大家的观念都有所转变。
  在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偏瘫患者不在少数。但令治疗师们深感遗憾的是,偏瘫患者要想彻底治愈近乎不可能。康复中心负责人动情地说:“虽然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但我们仍然希望,能以我们的热心、细心、耐心去换取病人的舒心、安心、欢心。”据了解,作为创建松江区三级康复诊疗平台的试点单位,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迈出了稳健的第一步,未来,三级康复诊疗平台将在松江区陆续开花。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