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会因为自身城市特点
而有很多有特色的别称
比如:
重庆叫山城
广州叫花城
哈尔滨叫冰城
也有很多自己的别称
魔都、申城...
除了这些,
上海又要新增很多高大上的新名字!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
会上正式对外发布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连续第4次发布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在“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
北京以高93.74分稳居榜首,
上海、广州分别以88.23分和83.40分列二、三位。
70分以上的城市还包括
第4位到第10位的深圳、杭州、成都、
苏州、天津、武汉和重庆。
经济指标排名2位,
这与上海gdp总量基本一致。
“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排名究竟依据什么呢?
-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这份榜单的评价体系,包含经济和非经济(软经济)两大系列指标。
其中经济指标由gdp和居民储蓄两部分构成,占比61.8%,
非经济(软经济)指标由科教、文化、卫生、生态环境四部分构成,占比38.2%。
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全面、科学地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综合发展水平。
同时会上
华顿经济研究院还发布了
储蓄、公共财政收入、消费、工资、
固定资产投资
5大单项百强榜单。
居民储蓄最高的十大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
深圳、天津、杭州、苏州、西安。
财政收入最高的十大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天津、重庆、
苏州、杭州、广州、武汉、成都。
消费力最强的十大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
天津、武汉、深圳、杭州、南京。
工资水平最高的十大城市: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
天津、杭州、苏州、成都、南京。
固定资产投资最高的十大城市:
重庆、天津、成都、北京、青岛、
武汉、郑州、上海、长沙、合肥。
这次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上海位列第2名
这也说明了阿拉大上海还是得到了肯定的
为什么能从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呢?
gdp历来是衡量一个地区,
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2017年前3季度,上海gdp突破21617.52亿元,
居第1位,增速达10.69%。
最惊人的是,这还只是前3季度!
上海将打破空间结构,扩大中心城区
打造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
第二个“纽约”指日可待。
金融与你看齐,经济以你为荣,发展由你带头!
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
目前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而这种稳定的增长,
必定使上海成为全球顶级城市!
努力实现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
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确保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
国际性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在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
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
正式定位上海为
国际性的综合交通枢纽!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龙头,
参与长江经济带、新欧亚大陆桥建设,
连续7年上海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
机场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
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五个亿级航空城市,
11号线是全球轨道里程最长的一条地铁线!
在2020年,上海将要全面建成
18条地铁线,总长800公里。
除去已建成的浦江线、
17号线、9号线3期以外,
上海其它在建的6条地铁线都将在2020年建成。
专用道总里程将达到500公里,
满足单向道路车道数大于或等于3车道
覆盖全市范围内的道路网络。
由之前的10公里/小时加速至14公里/小时。
地铁和公交即将实现手机扫码支付,
目前磁悬线已经安装了扫码设备,
市民乘客在磁浮线龙阳路
和浦东国际机场两座车站的闸机上,
可以直接使用手机快速刷码过闸。
下一步就是全线都可以用手机支付啦!
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
去哪里都方便。
上海东站预计2021年12月底开通!
通车后,还会和机场无缝并站。
未来1小时即可到达:
苏锡常、嘉兴、海宁、杭州等,
2小时即可到达:
镇江、南京、金华、宁波等。
3小时即可到达:
合肥、蚌埠、徐州、芜湖等。
虽然生活在上海,
但是还可以轻松与周围的城市连接!
浦东机场上半年国际航线增长了10.53%,
国内航线增长了8.04%。
国际游客吞吐量上半年达到41.3%,
完善国际航班密度。
以去年为例,上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
在全球城市机场群中排名第7,
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
在全球机场中连续8年排名第3!
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
四期建成后上海港的年吞吐量。
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
将是全美国所有港口加起来的吞吐总量,
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一个城市和产业的发展,
总是因人而兴。
上海,也不例外!
2016年末,
上海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7所
纽约有普通高等院校63所
无论是高校数量、高校的质量,
还是吸引应届毕业生就业数量,
如今的上海都有绝对的优势。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每年的“史上最难就业季”,
相应的国家也给予一定的鼓励性补贴,
鼓励大学生就业和创业。
补贴标准为每人1000元,每人限领一次。
想创业的大学生们,
留在上海一定是比国外要好得多!
毕竟各项补贴可以拿刀手软!
可申请一次性创业开办费扶持补贴3000元。
后期符合条件的,
再给予一次性鼓励创业创新扶持补贴20000元。
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
上海针对这一类的人才给予对应的政策,
补贴可以说是相当优渥!
这一点,作为留学生,
可比在纽约划算多了!
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政府资助资金!
有人说,上海是粉色的
魔都如今有这样的成绩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最要感谢所有上海宁
无论你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
还是在上海辛勤工作生活的“沪漂”
谢谢你们为上海做的贡献!
未来上海的实力不容小觑
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