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内10级风下“追风玫瑰”直播 镜头外百万名网友看到台风实况
2018-7-23 8:09:00发布119次查看
“我们正在台风的核心区域,这里的风速达到10级。”镜头里的柳园坤披着红色雨衣,单薄的身影随风晃动,她努力地用手拨开被吹乱的黑发。在她身后是茫茫的灰白色天空,海面依稀浮现港口的红色吊装货船。
作为上海市气象局全媒体中心的编辑,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台风,与她搭档的是另一位女同事滕煦。在粉丝数量高达92.9万的“上海市天气”微博上,她们被网友亲切地唤作“小气”。“小气在追风”也是上海市气象局为了迎战台风“安比”,在今年推出的全新栏目。
传统印象里,气象局的“追风小队”既神秘又危险,奔波在迎战台风的一线。柳园坤笑着告诉记者,此次出动的“小气”和专业的追风小队有区别。她们的主要工作是跟踪台风,拍摄台风现场的实际情况,向公众直观地展示台风带来的危险,而非从科研的角度去研究台风。
经过精心准备和策划,她们将主要观测点定位在受台风影响较大的小洋山气象站。从21日晚上开始,阳光的余晖从港口褪去,天色转灰,海上风浪渐起。到了22日5时至6时,天空已经下起狂风骤雨,雨点重重落在两位姑娘身上。为了行动方便,她俩只带着手机、脚架和两件雨衣,就跑到洋山港的最高处开始拍摄。
“起初,拍摄的时候风力才7级,说话时就像喝了一口水被呛到。”柳园坤描述,“后来,随着风力达到10级,感觉自己就像溺水,脚边有一只手,随时拽着你往外滑行。只要轻微松懈,就会被风吹到1至2米远的地方。”而滕煦为了护住拍摄用的机器,不得不掀开雨衣,任凭自己遭受风吹雨打,也要保证直播的顺利进行。
除了在一线直击台风的“追风玫瑰”,21日夜晚,约有60名工作人员通宵值守,密切关注“安比”的前进动态,对运行路径、风速等数据作出随时的调整。新媒体中心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随时接应一线的“小气”,迅速发布前方传回的信息。柳园坤笑道:“背后有人,我们放心。”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