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虹口旧改副总指挥:从"门外汉"到"新政推动者"

2018-7-23 9:45:26发布105次查看

随着122街坊征收决定、房屋征收与补偿方案的张贴公示,虹口区的旧改工作又往前迈了一步。“如果122街坊的征收顺利结束,那虹镇老街的旧改就真正完成了。从此,这个全市知名的老式棚户区就真的成为了历史!”翻看着记录虹镇老街旧貌的画册,区旧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杨叶盛颇为感慨地说道。
  从2012年至今,虹口区完成旧改征收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逾3.5万户、约10万人搬离了棚户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区每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旧改工作者,当然,也凝聚着身为旧改一线“指战员”的杨叶盛的心血和汗水。
  从“门外汉”到“老法师”
  在担任虹口区旧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之前,杨叶盛是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支队长。2012年1月,本区旧改工作到了关键节点,身为党员的杨叶盛临危受命,脱下警服走进了旧改指挥部,他笑言自己是从“管红绿灯的”变成了“拆房子的”。
  岗位跨度如此之大,对于旧改工作可以说完全是“门外汉”的杨叶盛,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一方面加紧学习相关政策、法规,翻阅以往的旧改材料、方案等,另一方面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熟悉工作流程。杨叶盛的勤奋好学,让嘉兴路街道旧改分指挥部副总指挥吕学斌印象深刻。“他刚来时,征收事务所的有些老员工不买账,常常故意出问题考他。杨叶盛明知这些人是‘刁难’他,却不恼也不怒,反而借此向他们请教,反过来提了很多问题。”吕学斌回忆道。
  就是凭着这样一股钻研的劲头,来到新岗位没多久,杨叶盛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此后,杨叶盛一直坚守在旧改工作岗位上,屈指算来,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七年来,挑战和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杨叶盛上任后的第一年,全区的旧改任务并没有完成,这让身为旧改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的杨叶盛既有挫败感,又充满了内疚和自责。但是,面对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旧改工作,杨叶盛并没有退缩和畏惧,而是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求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大刀阔斧狠抓队伍建设
  很快,在虹口区委区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杨叶盛带头推行起一套全新的旧改工作方法:各所在街道分指挥部与旧改指挥部、征收事务所在每个基地成立临时党支部,“把支部建在基地上”,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鼓励党员在社区“亮身份,作表率”,由此,一大批党员主动带头签约,并在居民群众中积极宣传和解释旧改政策。
  与此同时,杨叶盛大刀阔斧地对征收事务所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大换血”。秉持着“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一原则,征收事务所陆续招聘了一批专业素养较高的征收员,大大提升了旧改队伍的工作能力。
  本科毕业的陈超,就是在“大换血”的第一年成了区第一征收事务所的一名征收员。大学里学习过法律、心理学的陈超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从投入征收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又开始自学房屋征收相关的法律条文,研究相关案例,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及时咨询专业人士。不久之后,陈超不仅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征收员,还同时可以胜任政策宣讲员、法律咨询员、矛盾调解员等各个岗位。她采用茶话会、拉家常等方式不断拉近自己与居民的距离,在收获居民信任的同时,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
  如今,虹口两个征收事务所在职正式职工共200多人,其中35岁以下者占41%、36到45岁者占30%;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占34%,有大专学历的占56%,35岁以下职工都有大专以上学历。经过这些年的不断打造,本区的旧改人才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并涌现出一批获得市区优秀建设者、征收工匠等光荣称号的年轻骨干。
  创新方法全方位服务居民
  旧改能否顺利推进,取决于居民是否支持;想要获得居民的支持,就必须让居民充分了解旧改的相关情况。根据以往的经验,把居民聚集起来“开大会”讲政策,效果并不理想。杨叶盛和工作人员们讨论研究后,决定尝试分批召开“圆桌会议”。下转3版(上接1版)以原虹镇老街1号和7号地块为例,正式签约前,嘉兴旧改分指挥部连续7天组织近3000户居民,召开了114场“圆桌会议”,解读、宣传征收政策,收集和解答居民提出的6大类、455个问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虽然工作量不知翻了几倍,但居民们对政策都了解清楚了。最终,这两个地块顺利完成征收。
  曾经身为执法者的杨叶盛,在开展旧改工作时,也始终注重把合法合规放在第一位。考虑到旧改涉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居民家庭内部矛盾容易在此时激化,为此,在杨叶盛的提议下,区旧改指挥部专门成立了人民调解工作室,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共有产权、承租人变更等由旧改产生的家庭矛盾。同时还通过法律援助服务,开辟专业普法宣传渠道,方便居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家庭内部矛盾。
  一些家庭因为内部矛盾无法调解而提起民事诉讼,冗长的诉讼程序既耽误签约奖期,让补偿奖金这块“蛋糕缩水”,又影响了地块的整体签约进度。为此,区旧改指挥部邀请公益律师下基地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用专业的服务为居民释疑。针对部分居民家庭矛盾多、历史遗留问题多的特点,区旧改指挥部又专门邀请“知心妈妈”团队进驻旧改基地,为旧改居民做心理疏导,帮助解决矛盾。
  部门合力试点新政成“样板”
  都说旧改工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杨叶盛还要领着旧改队伍“难上加难”——进行“新政”的试点工作。
  推行“旧改新政”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引导更多的居民选择全货币安置。杨叶盛自己带头,跟相关工作人员一起进行实地走访。经过调研和测算,一套科学合理的全货币奖励标准出台了,并在实际征收中获得了居民的认可,试点地块全货币安置比例迅速攀升。如,251街坊全货币签约率为54.50%,32街坊为70.40%,117街坊为75.58%,222街坊达79.66%。
  为合理使用安置房源,除全货币安置外,同时试点的还有“一证一套”。在听取居民意见、实地排摸情况后,区旧改指挥部制定了合情合理的安置房源选购办法。对居住困难人员,以人均22平方米为标准购买安置房源,对非居住困难但他处无房的居民,也允许其按照人均22平方米标准购买安置房源。
  “虹口旧改工作的推进,依靠的不单单是我们旧改指挥部,这是全区各个部门合力取得的成绩,包括街道、居委等都付出了很多。”杨叶盛表示。
  事实也正是如此,除区旧改指挥部、街道分指挥部与征收事务所这一旧改工作中的“铁三角”外,目前本区还制定了旧区改造全覆盖管理实施办法,全区各部门各司其职,按照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进度。如在征收工作前期,公安分局就提前向征收部门提供户籍人口信息,这为征收工作的实际开展夯实了基础;在签约阶段,区监察局抓好公职人员带头签约工作,有效推进了签约进度;在收尾阶段,区法制办、卫计委、城管执法局等部门都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交地工作。各部门分工协作,让旧改工作形成了合力,加快了旧改工作的进度,也有效减少了遗留矛盾。
  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各部门间的通力协作,确保了在本区试点的一系列旧改新政得以顺利展开,为在全市推广打下了良好基础。
  旧改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也是虹口最大的民生。杨叶盛表示,区旧改指挥部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三千精神”,以城市更新的理念推进旧改工作,做好统筹兼顾,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真正把群众最关心的难事办成、把好事办好。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