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奉贤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扩大)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列席人员、旁听市民等分组热议区长华源代表区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回顾上半年工作,展望下半年乃至明年工作。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进民生福祉、加强社会治理……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每一个代表、委员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就老百姓高度关注的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提出意见和建议。字字句句,发自肺腑;火热激情,传递心间。
一个城市的发展,既要有符合实际的好的发展思路和办法,还要有实干的作风。在各个分组讨论会场,代表、委员们谈问题不轻描淡写,提建议不人云亦云,坦诚直言的态度令人动容,建议与呼声格外响亮。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充分贯彻了中共十九大精神和新发展理念,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富有成效。半年来,奉贤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有序推进。下半年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符合实际,整个报告内容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描绘了“奉贤美、奉贤强”的美好愿景。
智慧集聚,创新集成,未来的壮丽蓝图已经在每一位代表、委员们心中呈现。
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三次产业增加值达412.7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创六年同期新高。财政总收入达到308.6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6.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二。区级财政收入达到93.7亿元,进入全市前十,同比增长32.6%,增幅全市排名第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35.8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郊区排名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0.2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工业投资45.3亿元,同比增长1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8亿元,同比增长8.8%。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81元,同比增长9.1%。
对于上半年的成绩,代表朱伟强对奉贤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要抓住特斯拉落户上海的机会,以此为核心发展配套产业园区,将临港打造成能与之相符的国际化社区,引进高品质人才,围绕汽车产业充分发展本地的地理优势,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产值效益。
代表李秋弟深有共鸣,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发展更进一步。面对金汇镇实体型经济则较为薄弱,亩均税收低,需要以区域型转型带动整体发展,夯实基础全力推进产业升级。目前规划土地政策较难落实,需以项目为导向。在下半年将加大生态整治工作力度,充分彰显奉贤生态优势,全力推进“三个保卫线”。
“此次圆满完成2018年期中‘考试’,总税收308亿元,是2016年全年总额。”代表王震认为,重大项目的启动,如九棵树、博物馆、年丰公园都从不同方面提升了奉贤形象。三块地改革不仅引起了市里的重视,也得到中央媒体的关注。要继续将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改造提升,并将宅基地流转置换。
代表沈金华表示,下半年工作部署的七个方面,对奉贤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年度工作计划,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节点性工作。涉及庄行的昆阳路通道、农艺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功能性项目在政府报告中充分体现。今年年初人代会上,提出的32件建议,对奉贤和庄行镇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代表高志强则认为:金汇泰顺工业园位处于奉贤北大门,从经济角度来看不该留白。目前规划中的留白,需想方设法打开、点状突破,积极向上争取,并切实思考如何让留白区域企业更好的发展。
委员吴康军对上半年的报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认为目前在宅基地流转、税收的落实过程中还是遇到了比较多的困难,他期待政府这方面能有更多的相关政策。委员卓雅则对报告中的经济问题比较关注,认为东方美谷应该进一步按照大健康的理念建设,扩大效益与影响力。
“经济数据振奋人心,成绩来之不易,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取得较大的成绩。”代表施育官认为。旁听市民陈瑶提出建议,目前,企业在招聘人才方面有困难,向外介绍奉贤时,大家对于奉贤的认识仍然是不够全面。希望能为人才提供更多政策,提升吸引力。
民生保障、社会事业谱新篇
上半年,全区有序推进28项政府实施项目,已惠及群众15万人次。就业、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下半年,全区将扶持500家创业组织,实现全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进第三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提供居家护理服务10万人次以上。新增租赁房源8000套、代理经租房源4500套(间)。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成待问幼儿园,开工建设待问中学、肖塘小学和展园路幼儿园,积极开展奉贤世界外国语学校、致远高中新校区等项目前期工作。深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开工建设奉城医院外科综合楼、区急救中心。加快打造15分钟体育健身圈……
代表陈海英充分感受到了奉贤近年来的变化,老年大学、第二福利院等让老百姓精神满足。就业选择更加丰富,办学教学集团化,市里教育集团托管模式,另外还有市级医疗资源引入,真的让人很振奋。列席人员余仲威建议,区域医疗联合体,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要构建急救体系,提升辖区内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列席人员姜洪娟表示,要加强市民锻炼意识,需配套健身体育设施,投入体育经费,增加健身设施步道,健身苑点区分儿童和中青年,来提升群众获得感。要倡导科学锻炼,提供个性化科学式锻炼菜单,进行全身运动,减少慢性疾病,提高身体素质。代表张峥嵘建议,体育学院和旅游学院能与海湾深度融合,可以让学校与多个镇一起联动、开发和建设。四附中要加强建设,由上师大附中派校长,高校要进一步为全区做贡献,为教师培养制定“定向培养计划”。代表徐红提出,在商学院搬迁后奉浦地区缺少学校资源,她建议,考虑相应增加学校建设。
“听了上半年工作报告,不难发现奉贤在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都在全市名列前茅。”列席人员宗全林介绍,奉贤打造了东方美谷艺术节、国际青年艺术周等多个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青村镇博物馆建成后,有望引入故宫博物院的展览,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第一期也正在规划设计。文创办的三年行动计划,将对文创进行升格,打造在四大品牌中的文化品牌。
列席人员施文龙表示,教育始终与经济密切相关,这两年城市建设飞快,在教育方面也不断突破佳绩。接下来的时间里,也将继续保持高位发展。为打造郊区第一,全市第一梯队夯实基础。目前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开花,奉贤的短板在于缺少优质的民办的初中小学。近期教育局与世外小学签约,也正为打造南上海品质教育的目标努力。
列席人员陈静提出,体制内养老院必须要第三方运作,并且不能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租金。要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社会组织去做。在养老方面还需多方面提升,首先要把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纳入考虑。还如,针对低保收入的居家养老人群,也要考虑纳入长护险申请范围。目前,许多老人的住宿问题没有解决,睦邻四堂间还需不断完善,比如松江幸福老人村,已经在做集中居住。
乡村振兴战略绘制新蓝图
报告指出,全区强化制度供给,出台《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更高水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及农民增收、就业等11个配套政策文件。
今年以来,奉贤全面推进新市镇总体规划编制,柘林镇总体规划提交市规委会审议。完成东方美谷小镇、庄行郊野公园概念性方案设计,农艺公园项目有序实施。整建制打造美丽乡村,青村镇吴房村入围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试点,上报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候选村5个,确定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候选村20个。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7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率达到80.2%,比去年同期提高8个百分点。深入推动“三块地”改革,在5个村开展农村承包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启动2个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组建百村科技公司,实现村级帮扶全覆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农民非农就业5150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50人。
代表钱洪良提出,要科学定位南上海中心城市,规划公示,全区人数控制在130万人口。村民建房问题还碰到许多瓶颈,一方面说土地紧张,一方面不让建高层,确实非常矛盾。除了几个中心镇、核心镇、保留的几个村,余下来的怎么进行谋划,要求非常高。目前,宅基地比较集中,许多地方都是五六户老人集中居住,建议考虑老年人集中管理,配工作人员。
“只有把乡村环境搞好、发展思路想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特色,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代表陆云峰表示,乡村振兴和以往的三农工作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在思路上做出改变,要尊重城市化转向逆城市化的规律。代表马国华对此也有相同建议,浙江的新农村规划之所以成功,就是把关键资源给了农村,奉贤也应吸取经验,以十九大中央提出的精神为依托,在产业调配和资源上向农村倾斜,以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在更大的体量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代表薛斌建议,通过乡村振兴提升居民可支配权,让百姓富足才能真正感受振兴,规划要具有可操作性。要进一步落实河长制,不走形式主义,要通过巡河发现问题,解决整改力度和效率,而不是仅仅考核巡河次数,要通过考核平台发现和解决问题。
委员何志明表示,乡村是稀缺资源,其实农民对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没办法做事,组织是由于事业而强大,事业又是由于有效的组织而伟大,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的行动就在当下。这份报告当中的许多有关乡村振兴的举措,都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未来发展的方向。
委员何伟对乡村振兴感慨良多,自从开始实行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无违建村居后,村居的违法建筑情况消失了,村居的房子白了,河道与周边环境都变美了,奉贤乡村也应该开始结合自己的特点实现文化振兴。委员宋莉莉对当年停产的镇办企业五四砖瓦厂感到印象深刻,认为这一建筑是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工程,拆除这样的建筑很可惜,今后我们应该更注重保护这些建筑。
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迈上新台阶
上半年,全区狠抓安全生产管理,关停隐患企业324家,安全生产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6.7%。以“百路整治”工程为抓手,积极创建“美丽街区”,精心打造8条样板段。加大“美丽家园”创建力度,启动新一轮小区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完成拆违427万平方米,其中市库销项302万平方米。全面创建无违建村居(街镇),229个村居申报创建,其中124个村居创建达标。以“三清三美”为标准,成功创建501个“生态村组·和美宅基”、260个“宜居小区·和美楼组”……
代表夏国英说,近年来,社区通过网格化的工作方式,成功创建了一批美丽街区和美丽家园。针对街面上的集资房、宅基房、商品房,经营户办理证照相对较少的现状,她建议相关部门能够出台一批管理办法,让基层干部能够有法、有规可依,工作更有底气。
代表性康表示,一年来,和美宅基、美丽乡村整治效果明显,特别是高桥地区的路边市场整治,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在生态环境方面,上半年青村关停100多家小散乱企业后,效果显著。”代表瞿磊表示,下半年,该镇将继续打好组合拳,集中整治水环境。
代表何晓红建议,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要系统研究,多渠道推广实施,规划源头管理,建议事前开发建设时,添加干湿垃圾粉碎机处理设备,减少后期焚烧和处理。
邵毓琪 王菊萍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