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金山区加大老龄事业投入 助力老龄事业发展

2018-7-20 16:27:03发布87次查看

多年来,金山区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助力老龄事业发展。
  2018年,金山区老年基金会安排实施为老服务项目28个,投入资金536万元,比上年增长10%左右。
  这些项目让老年人受益,提高了老年人的幸福感。
  为老服务,老年基金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抓实助老服务
  亭林镇复兴居委会高静华老人称赞近期新增的老年助餐点及老年人日托服务中心:“服务真好,给我们老年人带来方便。”
  金山区老年基金会工作人员梁佳介绍,最近几年,老年基金会秉持“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的宗旨,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求实效”的理念,努力为金山老年事业做好服务工作。最近几年开展的“幸福乐园”项目为全区部分养老机构、老年活动室等老年人活动场所赠送电视机20台、空调30台、投影仪3台、木质椅子80张等设施设备。“我们还发放助餐车12辆及轮椅45辆,并为吕巷镇夹漏村59名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为816名新增90周岁高龄老人赠送拐杖及老花眼镜。”
  区老年基金会还参与开展了“蓝天下的至爱”联合募捐、“新春大礼包”、“助医卡”、走访慰问百岁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等各项活动,做好关心关爱工作,及时解决老年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017年1月,廊下镇南陆村老年活动室的空调损坏,由于天气寒冷,老人们感到不适。镇老龄办将情况报区老年基金会后,基金会立即派人采购空调,并于当天更换完毕,给老人们送去了温暖。廊下镇88岁的张大伯为此翘起大拇指。
  区老年基金会张会长介绍:“除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老年基金会下拨资金的支持,2017年我们积极挖掘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筹募,全年共募集善款611.82万元,用于帮扶助老、文化助老、健康促进等32个公益项目,使用资金479.43万元,受益老人6.2万人次。”
  至5月底,区老年基金会今年筹集善款142.53万元,使用资金166.27万元,受益者9000多人次。
  2017年,获上海市“十佳公益品牌项目”的“快乐学习,精彩生活”祖辈课堂公益项目,组织7支老年志愿服务队到各宅基点为老年人开展“巡展、巡演、巡讲”,受到欢迎。村民樊雪芳老人和家属说:“祖辈课堂下基层,让我们了解了不少知识。”
  完善敬老体系
  张会长认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不只是老年人也是全社会的期盼。人生的夕阳阶段,老年人承受的特殊压力,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我们应该更多站在老人的角度理解帮助老人,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完善敬老体系,扎实开展工作。”张会长介绍,“我们从强化制度建设中不断完善,从实践执行中不断完善,从加强评估中不断完善,从注重自身队伍建设中不断完善。为老服务所有制度都符合上级规定,每个月有关活动、参与人数、使用经费等都有详细记录;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每季度召开各街镇(工业区)分部负责人会议,分析项目实施情况,确保各助老项目正常实施。”“基金会重视公益项目成效评估。”梁佳介绍,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听取一线老龄干部、老年志愿者以及被服务老人对项目的反映。有效的评估工作使基金会的工作目标更加切合实际、工作方向更加明确。
  朱泾镇民主村的王元宝老人和家属感谢区老年基金会积极开展帮困送温暖系列项目。区老年基金会工作人员袁露萍介绍,2017年,基金会给予184户有特殊困难的老人家庭一次性急难帮困补助,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至目前,共使用经费71.75万元,受益老人达2300多名。2018年,为减轻部分困难老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区老年基金会对原助医对象逐一排摸,完成了78名困难老人的登记入库。“努力把为老服务做到老人心坎里”是区老年基金会的工作目的。据介绍,2018年区老年基金会为全区1210名困难老人赠送“新春大礼包”,使用经费36.3万元,还开展了老年人全民健身系列项目、老年人健康干预项目,为300名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赠送菇盐及草本糖;会同区老干部局,为83名离退休人员赠送空气净化器;会同东林寺,联合举办“金秋登山好时节,重阳敬老健康行”老年人登高健身活动;会同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为枫泾镇、朱泾镇、吕巷镇的1800多名老年人开展眼底病筛查,并为240名老年人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石化梅州小区79岁的肖老伯说:“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让我们越活越精神,越来越长寿。”
  力求不断发展
  听医生讲养生、家门口接受理疗、组织才艺大赛、过集体生日、出门旅游……一份份为老服务活动的计划表,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个月有关老人的活动、参与人数、使用经费等。
  近年来,区老年基金会借助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不断提升为老服务的品质和水平,力争让辖区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让尊老、爱老、敬老成为美丽的夕阳景象。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抚养系数上升、照料护理需求增加、劳动力资源老化等问题日趋显现。
  东泉新村居民徐建忠认为,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创新为老服务项目,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老年人得到实惠。老年人尤其是孤寡、病残老人,生活能力与体能处于下降趋势,需要得到家庭成员和社会照顾。
  律师王剑建议,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力度,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为依靠,为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服务,让老人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避免不必要的隔离。区老年协会可以在这方面多发挥协调组织作用。
  退休教师周庚认为,我国台湾地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推动老年教育,把“老年负担”变为“老年资源”,值得借鉴。
  张会长表示,区老年基金会将继续加大基金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基金会的影响力,实现优质项目品牌化良性循环,为满足不同层次老年群体需求继续努力,在项目创新的基础上,借势借力、以小见大,做到项目可复制、可推广,进一步探索创新,把基金会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受欢迎。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