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为闵行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2018-7-20 13:48:38发布92次查看
扬尘监测系统
据了解,目前闵行区符合要求的在建工地已全覆盖噪声扬尘在线监测装置,还配备自动喷淋系统,对进出的渣土车进行冲洗,让工地“变脸”了。
“到工地检查,我从不穿套鞋或旅游鞋,标配是一双黑皮鞋。走一圈出来,扬尘厉不厉害,看皮鞋上的积灰程度就知道。”这些天,区建管委党委书记、主任马顺华带队,事先不和企业打招呼,察看了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工地。每次在进入工地检查前,马顺华都会特意换上一双黑皮鞋,作为检验扬尘的“辅助手段”。在他心目中,未来应该做到“一双皮鞋走遍闵行工地”。
建筑工地配备“千里眼”
据悉,全区各类建设项目多、分布区域广,262个建筑工地、1310多万平方米。
2016年以来,闵行区易扬尘建筑工地有550个项目,按照要求,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或施工周期大于7个月的建筑工程及学校、医院、敬老院、图书馆、居民住宅小区周边的建筑工地,现已累计有212个项目安装了扬尘监测系统,这些24小时在线的“千里眼”对工地周边空气状况进行不间断监测。当某点位小时均值超过预警值后,扬尘数据报警信息由环保部门通过系统反馈给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区建筑建材业管理所按照信息到施工现场进行处置,或停工整改、或采取措施降噪除尘等。
值得一提的是,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将扬尘在线监测设施安装纳入了评选文明工地标准内,进一步促进了建筑施工企业对扬尘监控的管理。工地外要设围墙或围挡且要美化,加装车辆冲洗装置,施工建材堆放要有序,各类垃圾要及时清理,场区道路洒水……这是区建管委对建筑工地提出的文明施工部分要求。有了这些约束,建筑工地一改往日“脏、乱、差”形象。
与此同时,在工地的塔吊、楼层外脚手架、道路两边等部位都配备了喷淋系统,当喷淋设施开启后,喷出细如牛毛的水雾,让空气变得湿润,不仅起到降尘效果,在夏天还能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搅拌站将穿上“密封服”
除了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是扬尘的另一个“源头”。据悉,目前闵行区10家混凝土搅拌站在污染防治方面总体可控,原先有16家,截至目前6家检查不达标已关停关闭。下一步,搅拌站整条生产线将穿上“密封服”——生产工艺中的上料、配料、搅拌等环节实施封闭,并在多个环节喷水降尘,防止粉尘“溜”进空气中。
今年,区建管委开展了“我为进博会出份力”、“我与环保督查同行”等系列活动,结合行业管理特点,按片区分小组对中心区域、重点区域、边缘区域进行地毯式自查、复查和抽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检查小组及时汇总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召开座谈会,与企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多赢”目标。
虽然我区工地环境整体有明显改善,但是部分项目仍然存在不足。
马顺华说,硬件不到位,机械冲洗装置没有标准化,不少渣土车出厂后扬尘“一塌糊涂”;另外,由于执法有一定弹性、企业的违法成本不高、企业责任心不强等问题,不少企业都难以在防治扬尘方面达标。“我们将密切关注该企业的防尘降噪整治动态,督促企业按时保质做好各项工作,抓好长效管理”。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