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少科站“开放式实验室体验活动”暑期第二周精彩掠影
2018-7-16 0:00:00发布88次查看
少科站暑期活动开放式实验室活动进入第二周,许多“小科学家”们都在实验室里度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7月10日—7月14日期间,共有7项互动式实验室开放,分别是《泡泡趣味挑战——探秘表面张力》、《折纸兔子》、《水培植物炫彩瓶的制作》、《扬声器》、《我与win7零距离》、《拦车杆》、《中国古代科技小制作——鲁班锁》,吸引了近200名同学及其家长的参与体验,这些精彩有趣的实验室开放活动让同学们流连忘返。
7月11日上午,在少科站的生化实验室开展了“泡泡趣味挑战——探秘表面张力”的开放性实验室活动。同学们几乎都玩过泡泡,但泡泡究竟是什么呢?泡泡膜是由什么构成的?如何能产生泡泡呢?杨老师带着同学么一边动手实验,一边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在活动中自己动手diy了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有爱心形、长方形、三角形……但惊奇地发现吹出来的泡泡怎么都是圆形的?!原来任何液体都有表面张力,就像一张收缩的“网”,使液体表面尽量收缩到最小。不止球型的泡泡,生活中常见的滚圆的露珠、在水面上自由漫步的水蚊子等等都与表面张力密切相关。之后大家还做了改变泡泡膜大小的探究,真切地体会到了表面张力的神奇作用!活动现场,杨老师还发布了两个开放性挑战任务,在“表面张力趣味竞赛”中同学们发挥各自的创意,在实验室中利用细铁丝做出了各种“仿生漂浮物”,在成功浮着以后再比拼高度,体验表面张力的力量;在“泡泡膜趣味竞赛”中,同学们比赛谁的泡泡膜吹得最多层,一边摸索一边发现了“泡泡不破”的秘密!同学们在开放性实验室中收获满满。
7月10日科艺创意实验室开放题为《折纸兔子》的实验室开放活动。折纸是一种用纸张折成各种不同形状的艺术活动。折纸的学习与研究涵盖许多不同的学科范畴。譬如,平面可折性的问题就是重要的数学研究主题。如今,折纸慢慢发展成不只是儿童的玩具。也是一种有益身心、开发智力和思维的活动。动物折纸是折纸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有比较基础的卡通折纸,也有难度较高的用一张纸做出逼真的动物形象的,本次选取了制作比较复杂的折纸兔子为例,以制作答疑与教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轻松有趣的学习体验!千万不要小看了折纸制作,翻翻折折可是变化无穷呀!学习制作时,同学们可是一刻都不敢开小差,一个没注意可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了。当然,制作完成时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功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7月11日上午,杨浦少科站开展了《水培植物炫彩瓶制作》的开放性实验课,学生们通过学习简单的无土栽培方法和步骤,观察水培植物的特点,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水培植物炫彩瓶。虽然泥土能储存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空气、水分和营养,可植物的生长不一定要用泥土。其实,许多植物可以不需要依靠泥土作为基质,也能正常完成植物生长的整个生命周期。利用无土栽培的方法来种植植物,即干净又方便。彩色水晶泥是一种储存水分、养分及微量元素并具有多种颜色的高吸水性载体,利用水晶泥遇水体积大量膨胀且具有良好吸水能力的特点,可将色彩缤纷的水晶泥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来代替泥土。水晶泥适宜种植喜欢阴湿、适水性强的室内观叶类植物或室内水培植物。参加此次开放性实验室活动的同学,不仅学会了适用家庭的无土栽培简易方法,也能将自己成功制作的水培植物炫彩瓶一同带回家。只需要通过平时适当补水,就能让植物健康成长啦!
扬声器,俗称喇叭,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电子设备,它可以将电能转换成我们人耳能听见的声音,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扬声器到底是怎样做出来的呢?它的发声原理是什么呢?7月11日,小朋友们走进实验室,和老师一起探究扬声器的奥秘。参加这次实验室讲座的小朋友中,有一些在家年中已经在线上少科站观看了扬声器的视频,这些小朋友带着他们在观看中的疑问来到实验室,老师根据他们的问题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计算机系统是电脑运行的操作平台,我们的每一台正常使用的计算机都是通过系统平台打开的,那么我们的系统是怎么安装到电脑中的呢,又是如何通过系统的设计,让我们的电脑和外界的网络世界连接上的呢?7月11日,在《我与win7零距离》的讲座中,细致的讲解了电脑主机中的硬件基本构成,学习了如何将cpu、内存、显卡等有序的安装在主板上。学生们不但了解了电脑硬件的基础知识,也掌握了个性化组装电脑的小技巧。
除此以外,还学习了安装系统的操作步骤,了解了如何设置我们的操作系统中的基础配置。另外学生们还第一次动手实践,利用网线材料和制作工作,动手制作了一根属于自己的网线。在欢快的实践体验90分钟里,学生们对计算机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7月12日星期四,少科站刘伟君、吴雯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拦车杆》讲座在一号楼115教室进行。17位同学以及家长们顶着酷暑前来参加讲座,但酷暑丝毫没有减弱同学们的热情。刘老师从生活中的门入手,从各个分类角度介绍了各式各样的门。在看了那么多、各式各样的门后,同学们纷纷打开了思路。刘老师随后请大家在纸上为自己的小区或者学校设计一扇门。第二部分介绍了拦车杆,拦车杆又称道闸、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第三部分介绍了伸缩门,伸缩门是门体可以伸缩自由移动,来控制门洞大小、来控制行人或车辆的拦截和放行的一种门。伸缩门主要由门体、驱动电机,滑道、控制系统构成。门体采用平行四边形原理铰接,伸缩灵活行程大。介绍完拦车杆和伸缩门后刘老师马上让学生使用乐高材料进行搭建。搭建的过程相对复杂,但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步步为营,寻找规律,相互合作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离开。
7月14日,在没有钉子、绳子、接合剂的情况下,你能将六根木条交叉固定在一起吗?这对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而今天我们的小朋友们就用自己的小智慧完成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作品——鲁班锁。鲁班锁又叫孔明锁,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之一,小朋友们来到现场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通过鲁班锁的构造,了解古人的智慧,认识榫卯结构。在制作环节,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每一个部件,自己动脑筋将三组木条垂直相交,通过凹凸的结合将木条拼接起来,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要把木块大小不一的卡榫精准放置才能组合成功,而且只要抽掉一根木条,整个接合的木块也就散架了。是不是很神奇呢?小朋友们可谓投入其中,不仅自己动了手,还了解了其中的科学奥秘,体会了结构之美。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