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外出旅行时,我们都会有遇到危险的可能。外出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救别人之前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并确保自己有救助别人的能力,学习一些急救知识便显得尤为重要。日前,来自安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张丽娜来到爱心暑托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医疗急救培训”的课程。
张老师首先问了孩子们一个问题:“你会打120吗?”她提供了一个煤气中毒的场景。“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跟120打电话?”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随后,她选了两组孩子上台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两组孩子完成的都不错,但都各有不足。张老师一一补充,并总结道:打急救电话的时候,地址、姓名、病情、联系方式必须要讲清楚,话不宜多,但重点要突出。如果在学校,可以寻求保安或老师的帮助,也可以拨打120,但需在大门等候引导120车辆的进入。如果在家,可以让邻居帮忙引导救护人员。
接着,张老师又先后教给孩子们三种情况下正确处理伤口的方法,分别是手指出血、流鼻血和烫伤情况下正确处理伤口的做法。“当一根手指流血时,要按压受伤手指的下端最后关节处,切不可挤压伤口两端。”孩子们理解之后照做,“如果有两三根都流血了,就食指交叉式按着,防止血液继续流出。”张老师举起手给大家演示,孩子们有些似懂非懂,也干脆纷纷举起手:“老师,我这样对不对?”“伤口大的话,可以按脉搏处,届时按压处会有发白发黄、微麻的现象。时间不宜长,5~10分钟松开一次。”张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教给孩子找脉搏的方法,没有听懂的孩子积极地向老师寻求帮助,最终他们都掌握了方法。
到了教流鼻血的急救措施时,老师提问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却很少有正确的答案,老师逐个点出他们的不足,再用视频解答刚才的问题: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处,低头前倾,十分钟即可,然后处理残余血块,如果嘴里有血,就把血吐出来。
张老师通过视频,向孩子们讲解了烫伤的正确处理方法:不能戳破水泡,用冷水降温,再套一个干净的袋子保护伤口,然后即刻送往医院。
最后,张老师把急救包发给孩子们,他们一个一个地取出急救包里面的东西,耐心地听着张老师的讲解:“弹力绷带是用来固定医用纱布的;普通棉签不要往耳朵里插太深;碘伏棉签用来消毒伤口,撕碘伏包装时,不要把棉签拿出确保下端干净……”张老师一边给孩子们讲解,一边向他们演示,孩子们专注地听,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叹,最终都掌握了急救技能。
课程在孩子们好奇又惊奇的探索中结束了,相信他们收获的不止是这些知识,也不止是这些简单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还有那对这个世界不断地探索的欲望,而这些,正是可以推动他们勇往直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