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居民办事更方便了 不用找领导 就找这扇窗
2018-7-18 17:12:45发布90次查看
今年以来,程家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提升街道窗口服务水平作为大调研主要内容之一,查找不足,补齐短板,挖掘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将民生保障工作做得更好。
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筹部署,程家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一是委托市民巡防团成员进行不打招呼的“体验”式检查,看一看窗口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与前来办事的居民沟通交流,听一听接待流程和工作需要提升的地方;三是通过走访居民区开展座谈、设立公众意见箱等形式查找问题,查一查我们窗口服务需要更加规范细致的地方。
针对大调研过程中,居民百姓提出的包括希望窗口工作更加细心耐心、接待态度更加热心真心、环境更加贴心温馨,窗口服务更加“便捷、透明、亲和”等建议,程家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自己查摆问题的镜子和推动工作的法子,群策群力建立“4+4”工作法。
“4+4工作法”是指“四抓”和“四提升”,即抓队伍建设,提升窗口团队“全面手”综合素质;抓制度建设,提升窗口受理流程规范化程度;抓案例分析,提升窗口工作精准化程度;抓延伸服务,提升工作流程科学化水平。
抓队伍建设,提升窗口团队“全面手”综合素质
抓岗位建功,在综合受理窗口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在服务中主动亮身份、亮岗位、亮承诺,增添窗口服务的“温度”。开展岗位练兵、开设学习讲堂,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齐参与、党员带头讲,174项业务分批次、分重点的学习,开展模拟场景演练,全面准确地吃透惠民政策,让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具备“全面手”的综合素质能力。受理中心目前已经形成“三一两全”窗口管理服务模式,即统一领导、一门办理、一口受理、全年无休、全市通办。据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运行管理中心统计,3月1日至6月底期间前台受理业务4250件,全市通办业务有1598件,占比37.6%,居全市第一。
抓制度建设,提升窗口受理流程规范化程度
受理中心建立36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建设规范、标识标牌、管理软件。综合受理窗口建立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办理业务提供告知单或温馨提示单,出具受理单或收件凭证,缩短居民等候时间以及减少往返次数;通过实行“刷证办事”,避免居民信息的泄露;增设窗口“绿色通道”,为老弱居民或者办理简单业务的居民提供便利;当办事居民等待时间平均达到15分钟,开设机动窗口,同时还可以办理预约服务,截止6月底政务网上预约13件,完成预约接待100%。通过规范优化受理流程,让居民感动到窗口便捷亲和的服务。
抓案例分析,提升窗口工作精准化程度
针对办理业务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受理中心每周汇总“典型案例”,每月开展“案例分析”,面对办事居民无法提供齐全的材料时,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倾听,在尽心做好政策解答的同时,为居民想办法、出主意,帮助居民找寻可以提供证明、文件、材料的其他渠道,通过一件件难题的化解,让居民感受到窗口真心诚意的服务。
抓延伸服务,提升工作流程科学化水平
综合受理窗口牢固确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理念,大力推进事后延伸服务,关注惠民政策下沉盲区和死角,让居民在第一时间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惠民政策。建立代理和联络员制度,为确实有特殊困难且居住在程家桥社区的居民上门代理社区事务;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承接居委会“多面手”联络员工作,每周到居民区进行一次政策解答,根据困难家庭自身状况把握好政策的灵活度和尺度,完成精准施策,确保困难家庭帮扶最优化。今年以来窗口工作人员上门代理服务40次,下沉居民区服务5次。程家桥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窗口也被评为本年度长宁区“优秀党员示范岗”。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