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服务于民 松江"微诊所"切实解决百姓切身难题

2018-7-18 10:33:21发布94次查看

“陆阿姨,您血压是正常的,但是最近天热,要尽量避免外出。”昨天一早,泗泾镇新凯三村社区党建服务点内早已排起了长龙。每周二上午的医疗咨询、医疗护理、合理用药、测量血压,是3年多来新凯三村“社区微诊所”服务队和居民们的“约定”,从未间断。
  “3年前,我们社区周边配套还未完善,去镇上看病路上就得花上半个多小时,居民平时身体有些小毛病,就医问药多有不便。”新凯三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吴凤秀告诉记者。在居民区党支部的牵头下,小区里几名经验丰富的党员退休医生站了出来,“社区微诊所”自此开始为社区居民提供义诊。
  “社区微诊所”的主要负责人唐根宝,是名老党员,也是个热心人。自团队成立伊始,他就尽己所能为社区居民服务。去年,老唐的爱人不能站立,膝盖开刀置换半月板手术需要人长期照顾。老唐一边照顾爱人,一边准时为居民们服务,风雨无阻,居民听闻此事都不禁为老唐竖起了大拇指。退休护士长蒋爱蝶也是“社区微诊所”的骨干,平时自己身体不是很好,甲状腺肿瘤术后一个月不到,她就毅然决然地不顾大家劝慰,来到微诊所服务居民,一个上午几个小时,忙得连水都没喝一口。
  除了每周二的服务日外,“社区微诊所”的成员们在平时也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从医经验帮助他人。有一次,老唐在晚饭后散步途中发现一名老人坐在14号楼门口,一脸痛苦的表情,他就上前询问老人情况,老人说摔了一跤手腕很疼。老唐上前查看他的手腕,发现老伯的手腕已经非常肿胀,可能是克雷氏骨折,建议老人赶紧上医院诊治。老人听后非常犯难,他当天刚从老家来上海,儿子加夜班要到晚上11时多才下班。老唐想,老人骨折如果错过了最佳复位时间,弄不好就要开刀做手术,这无疑会增加风险。于是他主动提出护送老人去泗泾医院就诊。到了医院已是晚上8时多,护士告诉他们医院没有夜间外科急诊,需要转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就诊,而这么晚了又没有车到第一人民医院南院,老唐就自掏腰包打了出租车带老人去南院。挂号、拍片、就诊,老唐二话不说,拿出自己的钱给老人垫付医药费。送老人回家时,已是半夜12时多,老唐平时睡得很早,此刻已经是筋疲力尽了,老人和他的儿子连声感谢老唐的帮助。
  据介绍,目前“社区微诊所”居民健康档案在册人数287人,平均年接诊量2000多人次,平均每次接诊45人次。从之前的几张桌凳,到现在进驻新凯三村社区党建服务点,每月去党建服务点听健康讲座、学习医疗仪器的使用,已成为居民们的必修课,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党员志愿者们的努力宣传和医学心理辅导,许多居民也对老年人的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有了科学的认识和积极的心态。
  如今,除了“社区微诊所”外,新凯三村还组建了“微稳定”“微治理”“微宣传”等“微公益”团队,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根据自身特长在社区服务中找到用武之地。片区内党建项目得到了盘活,零距离服务群众,切实解决居民最切身、最直接的问题,增强居民幸福感。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