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人口密集,医疗资源相对有限,各医院排长队成了常见的一道“风景线”,不仅影响医院管理,也给患者带来不佳的就医体验,医患双方都希望解决这一痛点问题。
近年来,区卫计委发挥“互联网+”作用,推进流程创新,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在去年10月上线“上海普陀健康”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今年7月1日,区卫计委正式启用“上海普陀健康”统一预约、统一支付信息平台,区属18家二三级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接入,实现与“统一预约、统一支付”平台的功能对接,全面实现各类线上医疗服务,大大方便了患者就医。
足不出户轻松预约就诊
区卫计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活动中发现,很多百姓提出希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有效解决看病难问题,减少起早排队、在医院内往返奔波的辛苦。为此,区卫计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居民消费习惯,积极探索线上医疗服务模式革新,专门研制开发了“上海普陀健康”统一预约、统一支付信息平台。
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平台轻松预约普陀区各医院门诊挂号的服务,还可以在医院就诊期间直接通过医生、护士台等诊间支付形式完成缴费流程,大大缩短了排队时间。此外,居民通过手机绑定“上海普陀健康”移动端后,还可以实现当日挂号、在线缴费、排队候诊、查阅就诊报告以及窗口、自助机扫码支付等各类医疗服务,有效减少就医过程中往返等候的时间。就算是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其子女也可以通过绑定居民移动端帮助父母远程完成相关医疗服务。
“上海普陀健康”统一预约、统一支付信息平台提供全渠道预约服务,在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网站预约的基础上,开通微信预约和诊间预约模式。居民绑定“上海普陀健康”微信公众号,可以查看并预约全区270个科室648名专家1个月内的门诊号源,预约时间精确到1小时内。对于复诊病人,还可以由医生在诊间完成下次就诊预约。
该平台打通了全途径的支付方式。在银联和现金支付等传统手段的基础上,所有医疗机构全部开通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云闪付,患者除了可以在交费窗口和自助机上付费,还可以在线支付,或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或刷移动pos机,进行诊间支付、床边支付。
依托“上海普陀健康”居民移动端,打造了“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就诊服务。诊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帮助患者了解医院、选择医生、预约挂号;诊中,通过就诊引导、在线支付、检查报告推送等功能,优化就诊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诊后,开展医生咨询、健康宣教,并为居民提供电子健康档案查询,提高居民健康自我管理能力。
该平台还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区卫计委依托“上海普陀健康”医生移动端,建立家庭医生“签、管、看”健康管理模式,向259名家庭医生覆盖发放健康管理专用手机,家庭医生通过“移动家医”模块,实现移动签约、健康档案、慢病随访、健康咨询等在线功能,健康管理更加便捷、高效、智能。
便捷服务节省1个多小时就医时间
通过半年的试运行,该平台对缓解就医排队时间长、往返奔波等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用过“上海普陀健康”的老百姓都竖起了大拇指。
家住曹杨社区的陈先生感受特别深。他今年60岁,患有糖尿病,平时每隔半个月就要到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测血糖。以前,每次去的时候陈先生都要完成挂号、候诊、缴费、取药等各个流程,每个环节都免不了排队,常规的检测血糖还要花费一个半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最近几个月,陈先生有幸成为曹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批试用“上海普陀健康”统一预约、统一支付信息平台的患者。现在他每次看病,都是提前一天通过网上预约挂号,第二天到医院后直接去二楼糖尿病专病门诊,等待三四分钟后,就可以轮到他看病了。检查结束后,他使用手机打开支付宝,在诊室内就完成了缴费。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大概只需要一刻钟的时间,较之以往节省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陈先生对这样的体验特别满意,热心的他在社区里还主动当起了义务宣传员,鼓励大家通过手机来绑定“上海普陀健康”微信公众号,使用便捷的统一预约、统一支付功能。
据统计,截止到6月底,“上海普陀健康”平台共计绑定就诊卡1385张,本区共开设门诊预约科室270个,专家648人,已完成近50万笔支付交易,累计支付金额达到4652万元。全区家庭医生“1+1+1”签约共28.9万人,其中通过移动端签约7.4万人,建立健康档案13.9万份。
今后,区卫计委将继续改善医疗服务,加快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加大政策宣传,进一步扩大“上海普陀健康”使用范围,广泛收集患者和医生使用反馈,优化系统设置和功能模块,加快完善“签、管、看”健康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