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是我的大调研对口镇,刚到闵行工作时便听人说起梅陇是区里最早发展起来的区域之一,至今我到梅陇镇调研已不下二十次,亲眼看到地区的发展变化,亲耳听到老百姓的呼声,亲身感受当地干部担当作为和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自己也真心实意想为地区建设再添一块砖,为老百姓再减一份忧。
听民声,掌握实情。在一个村里,一位老党员握住我的手说:“你们能走下来,真好!我们想寻你们可有点不容易。”我听了心里不好受,这是咱们走到群众中去还有没做到位的地方。老党员将我的手握得紧紧的,良久不撒开,他传递的是一份信任,一份期待,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沉重了。借大调研机会,更多地与老百姓打交道,干部与群众的心就是要紧紧连在一起,彼此的联系撒不开扯不断。
但要真正听到群众的实话,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凭什么让群众对你掏心窝呢?到一家印刷企业调研,聊了半天,厂长说企业发展势头挺好,没有什么困难。我又转身跟企业一些部门的负责人聊起来,与他们聊聊家常,谈心交心,渐渐打开了话匣子,他们就说出了职工租房贵、需要廉租的人才公寓、还希望放低户口入沪门槛、以及子女就学等一大堆问题。在大调研中听不到真话实话,发现不了问题,原因还是在我们自己身上,与群众走得还不够近,心还没有贴在一起。只有走出办公室,跟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用心倾听,诚意相待,才能了解什么是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才能知道群众在想什么,也才能明白我们应该花力气多干什么。
解民忧,多干实事。取信于民,就要真心实意地帮群众排忧解难,办成一件实事,胜过讲一大堆漂亮话,老百姓心里明白着呢。有一次调研,了解到陇西养老院即将关闭,住在里面的老人十分担忧,他们围着我纷纷说:“这里关了,我们可怎么办?”“养老院不好找,孩子那里也不好常住呀。”我将这件事放在心头,督促镇政府充分考虑养老情况,制定详细分流方案,确保每一位老人都安置好,都有妥善的去处,让老人们过得踏实,过得安心。梅陇镇党委、政府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终于安顿好了这批老人。事后,一位老人分流到夕阳红养老院后发来了这样的反馈:“居住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护理人员也照顾得很到位。”我才放下这件心事。
有时候我们办了实事,老百姓还是有不少怨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多半是我们工作还不够细致,缺乏耐心和细心去下“绣花”功夫。有一次在社区调研时,有一位老同志情绪激动,质疑小区绿化被破坏,改为了停车位置,他不满意。我一边安抚,一边向居委干部了解情况,了解到在小区改造时听取居民的意见还不充分,急于办成事疏于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调研中,遇到这样脾气急躁的群众说出刺耳的话语,就要提醒自己沉得住气,要“听得进”,理解群众有怨气必然事出有因,认真思考寻找产生民怨问题的源头,尽力把事情做细做实,才能缓解矛盾,处理好问题。在罗阳小区调研的时候,一位老同志念叨起小区“美丽家园”建设很好,老小区改造环境变样了,就是施工的时候总是把地面挖来挖去不好走路。我明白群众对“美丽家园”的建设是支持的,但对施工中“挖来挖去”带来的不方便和造成的浪费有意见。在座谈会上,我询问了物业和工程施工方,要求加强工程统筹施工,避免地面多次开挖扰民。好事要办好,让老百姓叫好,考验着我们干部的精细化管理能力,要拿得起绣花针,精心扎下一针一线,来不得半点马虎。
调研是人大工作者的基本功,要把基本功练扎实。今年区人大常委会确定的重点工作大多事关民生福祉:预算联网监督,要让老百姓知道政府的钱是怎么用的;监督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等,都是与老百姓休戚相关的事情,要发挥好人大工作优势和人大代表作用,广泛深入调研,近距离发现问题,面对面听取意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好事做实,做细,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