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这么多这么美的老洋房 他们是这样管理的

2018-7-13 18:36:28发布92次查看
  生活在长宁的人大多都知道,新华社区是上海洋房别墅最为集中的社区之一。
这些老洋房中有4处(41栋)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2栋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137栋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有不少人都羡慕生活在洋房别墅里的居民,然而这里的居民却也另有一番苦恼。
最近新华街道在走访调研时发现了一些存在于老洋房小区的问题:
1
物业管理普遍缺失
老洋房小区的物业目前只是托底管理,除了房屋的基本保修外,保洁、保绿和保安基本不能到位。
2
生活设施等公共配套严重不足
厨卫合用现象较为普遍,除少数洋房一房一户外,大部分为五户以上共同使用
3
违法建筑现象较为普遍
居民利用过道、花园等公共空间搭建违法建筑解决厨房间、卫生间的情况较为普遍
4
硬件设施老旧存在安全隐患
老洋房大多已有八九十年的房龄,超负荷的使用使得房屋破损严重,小区内路灯等设施的不足也影响着居民夜间出现安全
在走访调研发现问题后,新华街道创新运作机制,用微项目带动社区微治理,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以小区类型(售后公房类小区、普通商品房类小区、涉外商品房类小区、老洋房类小区)为经度,以服务内容(公共治理类、公益服务类、互娱互益类)为纬度采取自下而上的征集机制,由最了解自身需求的居民来设计项目的方式,为不同的问题定制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对不同类型小区分类指导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基层民主自治的活力。
上图是在“葫芦娃绿色天使”项目开始前老洋房小区在绿化上肆意堆放的垃圾,而在项目开始后,通过居民志愿者和社区单位的共同努力,小区中的环境卫生得到了质的飞越。
泰安居民区则通过“卫乐平安坊”项目,缓解了老洋房小区卫乐园乱停车、停车难等问题。
(图为志愿者指挥车辆合理停放)
针对老洋房物业管理缺位、居民居住条件较差、邻里之间因蜗居易引发矛盾的实际情况,街道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主动跨前,成立自治小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整合社区资源,拾遗补缺地逐步改善小区环境,补齐小区在硬件维护、安全保卫、环境卫生方面的短板,形成了以居民区党总支为领导核心,以居委会为主导,党员、志愿者骨干、群众自治组织、驻区单位多方参与的自治共治管理模式。有了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的守望相助和同舟共济,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小区的道路平了、环境清了、路灯亮了、车辆停放有序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