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一架由香港国际机场飞往大连周水子机场的国航ca106航班,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紧急下降, 氧气面罩脱落!
什么原因导致的?
今天事情查明
7月13日,在民航局举办的例行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巡视员乔以滨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7月10日,国航737-5851号机执行ca106香港至大连航班,机组在广州区域上空误把空调组件关闭,导致座舱高度告警,机组按紧急释压程序处理,释放了客舱的氧气面罩。在下降到3000米后,机组发现问题不对,恢复了空调组件。
经过初步调查,系副驾驶因吸电子烟,为防止烟雾烟味弥漫到客舱,在未通知机长的情况下,实际上想关循环风扇,错误地关闭了相邻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客舱高度告警。乔以滨表示,目前,详细原因正在调查核实中,如调查属实,一定会依法依规,严厉查处。
竟然是
副驾驶在机舱吸电子烟!
规定只是写给乘客的吗?
如违规,零容忍处理
小观带你回顾下当时的情况
飞机失压,急速下降
综合“航旅纵横”和“flightradar”的数据显示,该航班于当日19时11分起飞,在约19时37分飞行至10600米高度后,在将近12分钟的时间内,快速下降至约3500米高度,后经过15分钟爬升至约7300米高度,再经过约40分钟爬升至约8000米高度。后于当日22时29分降落至大连周水子机场,比计划延误1小时4分钟。
一位机上乘客讲述了当时的情况:“当时ca106航班刚刚飞过揭阳后,空乘推出小车,刚刚开始准备机上服务。这时广播说,飞机因为失密造成失压,正在紧急下降。约19时40分,氧气面罩全部脱落。”
该乘客称,“当时我看手机的gps,高度从(约)11000米降到了(约)4000米,而且还在往下降。”
不过,该乘客回忆,飞机在快速下降过程中没有明显感觉失重,周围的乘客都很淡定,只有小孩不爱戴氧气面罩有哭闹。下降过程中,机组人员一直在指导乘客戴面罩,并未通知将作出返航处理。
“后飞机从揭阳一直飞到厦门,始终依靠氧气面罩,飞行高度一直不到4000米。”该乘客告诉澎湃新闻,后来飞机温度上升,快到厦门的时候,飞机开始爬升,机组广播故障排除,已经安全了,约晚上8时,氧气面罩摘下。后飞机一直维持8000米高度。
据该乘客表示,飞机在大连降落后客舱内发出掌声。“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国航的空乘人员,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整个飞机没有慌乱,能在第一时间安抚大家的情绪。故障排除后,又在第一时间,为我们恢复客舱服务,让我们安心。是他们的笑容,让我真的相信飞机安全了。”
针对有网上有传言称该航班飞行途中下降是因为有人吸烟,该乘客称,目前并未收到国航相关通报或解释。
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的调查
针对7月10日国航ca106航班在途中出现紧急下降、氧气面罩脱落事件,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作出回应。
7月12日,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方面回应称,东北局迅速成立调查组,于第一时间开展调查。调查组对飞机状态进行了检查,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了封存,对机组成员进行了调查笔录。
目前,东北局已将飞机的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和驾驶舱语音记录器(cvr)送往中国民航航科院进行译码分析,后续将依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展开深入调查。
据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通报内容,该航班在巡航阶段,飞机出现座舱高度警告,机组人工释放了旅客氧气面罩,并实施紧急下降,于北京时间22时31分在大连机场安全落地,机上153名旅客, 9名机组成员,无人员受伤,飞机没有受损。
需要注意的是,7月11日,一则与该航班相关的网传通报开始大量传播。网传通报内容显示,7月10日,由香港飞往大连的国航ca106次航班,因“机组预在驾驶舱吸烟”,误把双组件当成再循环风扇关闭,导致客舱释压。随后,机组发现增压不可控,立即宣告mayday,飞机由约35000英尺(约10600米)紧急下降至10000英尺(约3000米),期间旅客氧气面罩释放。该通报内容由众多航空自媒体微博发布和转发。
据了解,mayday是国际通用的无线电求救呼号。在民航界,mayday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词汇,一旦出现在无线电通讯中,则意味着某架飞机已经遇到了实质性威胁生命的危险情况。
对此,7月11日晚,国航在官方微博回应表示,针对7月10日ca106香港到大连航班发生的氧气面罩脱落事件,目前机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关部门的调查,如果调查发现机组存在违章违规行为,公司将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就在刚刚,民航局通报了初步调查结果:系副驾驶因吸电子烟,为防止烟雾烟味弥漫到客舱,在未通知机长的情况下,实际上想关循环风扇, 错误地关闭了相邻空调组件,导致客舱氧气不足,客舱高度告警。
有网友评论:飞机上没有小事,每一个小疏忽都有可能致使一个飞机上的乘客丧命。希望我们的国家在培养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时,也要着力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