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吃垃圾的箱子”住进黄浦新苑

2018-7-13 15:59:56发布119次查看

自黄浦新苑开展“智能化垃圾分类与减量”活动以来,在居民间刮起了一股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绿色旋风”。小区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以及自治家园志愿者纷纷行动起来,号召全小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打造绿色家园。
  垃圾处理站“加盖”后更便民
  位于半淞园路街道的黄浦新苑小区整体分为二期,共有东西两个片区。整个小区住着超过1800户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相当大。去年在上海市促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号召下,黄浦新苑在小区的东区安装了一台小型压缩式生活垃圾收集站。这本是一桩便民的大好事,可一开始却并没有得到所有业主的一致好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东区这座收集站占地约100多平方米,结构为半开放式,内置垃圾处理机一台,平日里由两位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垃圾分类处理和机器操作。处理机在运作时会发出噪音,且没有及时处理的垃圾堆放在站内与周围整洁的环境看起来格格不入,影响东区的老年居民白天休息。一些居民向黄浦新苑业委会主任裘可忠寻求帮助:“平时声音轰隆隆的,夏天到了就怕有味道。能不能想办法给收集站加个‘盖’?”
  裘可忠在搜集了业主的意见之后,及时向居委反映情况。在每个月居委、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一同组织开展的“社区事务联席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居民的改进意见应该得到实现。去年9月,在半淞园路街道的支持下,由区市容绿化局出资出人,给处理站搭建了棚顶,有效地减少了噪音与异味的传出,周边两栋楼的居民受到的影响减少了。东区的居民们感叹道:“处理站变‘文明’了,社区的绿色生活更需要我们一起出力。”
  搞清垃圾分类促进循环利用
  可所有的生活垃圾都适合进行压缩处理吗?其实不然。居民生活垃圾分为干垃圾和湿垃圾两种,生活垃圾中50%以上为湿垃圾即有机垃圾,主要是纸、纤维、竹木、厨房菜渣等。这些有机垃圾经过正确处理,一样能够变废为宝。黄浦新苑的居民今年不出社区就可以在家门口尝试这种环保的生活模式,这还要多亏“智能化垃圾分类与减量系统”以及“绿街坊”自治项目的帮忙。
  “去年11月,我们在小区里安装了该系统,今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黄浦新苑居委书记李琛颖介绍道,“全小区共有十套该系统,针对居民日常生活中有机垃圾,进行分类以及循环利用。”居民可以先到居委进行登记注册使用该系统。通过该系统终端设备上的平板电脑,居民在自行输入注册的手机号和密码后,设备会打印出用户独立对应的二维码贴纸,贴纸分为三种:干、湿、可回收垃圾,供居民贴在垃圾袋上。将贴有二维码贴纸的垃圾袋投入对应垃圾种类的智能垃圾箱中,就可以积分。
  平日,由社区“垃圾分类精英小组”志愿者团队以及社区保洁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居民是否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李琛颖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000多位业主登记注册该系统,同时系统已对接‘上海绿色账户’。”而可以再利用的湿垃圾也没有被落下。黄浦新苑居委与“都市绿农”社会组织合作,今年5月启动了“绿街坊”项目。在小区的15号、16号楼中间地段,安置了一个“堆肥箱”。每两天,居民可向箱中投放规定种类的湿垃圾,制作无公害的绿色肥料,给自家种植的花花草草施肥。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社区事务联席会议的成员积极在居民中宣传湿垃圾变废为宝的生活理念,得到了居民的认可,提高了项目的参与度。
  志愿团队让垃圾分类更到位
  在日常生活中,公益志愿者为居民带去了不可忽视的正能量。今年4月,黄浦新苑“垃圾分类精英小组”的志愿者迎来了新一轮的志愿服务。
  4月13日,居委与厦门尚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联手,对小组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业务培训,帮助志愿者教授居民正确使用“智能化垃圾分类与减量系统”。现场对智能垃圾桶操作流程、垃圾详细分类作了细致的讲解与教导。小组志愿者们踊跃提问,特别关心一些生活垃圾归属类别的问题,在居委会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补足了一些生疏的知识点。“原来,完整的玻璃瓶属于可回收类垃圾,破碎的玻璃瓶属于干垃圾,大骨头、榴莲壳、玉米棒等属于干垃圾,以及使用过的牙签、尿不湿等也属于干垃圾。”一位志愿者边重复课堂上的要点,边认真做了笔记。在操作智能垃圾桶的环节,技术人员悉心介绍垃圾桶使用的每一个小细节,好让志愿者更精准地教授给居民们。培训后,社区对垃圾分类志愿者排班“上岗”,让志愿者在居民投放垃圾的高峰期现场指导居民操作。
  目前,社区采取由志愿者团队、社区工作人员、厂方技术人员三支队伍共同在社区进行宣传引导的模式:每天早晨七点半至八点半、晚上七点至八点,由三支队伍共同在9号、10号楼前教社区居民使用智能垃圾桶。在此期间,居民对智能垃圾桶的使用如有疑问,或者对社区垃圾分类活动有好的建议,都可以与三支队伍进行交流。
  “经过近几个月的广泛宣传动员,后台数据显示小区有超过200户业主坚持对生活垃圾进行认真分类,且分类成绩较好,相信这些垃圾分类‘先锋者’将带领更多居民投身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毅力的‘环保之旅’。”居委主任冯波敏说。
  近年来,黄浦新苑小区业委会积极推进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完善工作制度,理顺工作机制,“社区事务联席会议”以及志愿者团队在小区建设及综合治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业委会的工作效率以及物业管理水平,让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居民心中。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