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中心挂牌“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
2018-7-13 13:15:51发布126次查看
7月11日,经过4年建设、5次评审,闵行区中心医院终于脱“筹”,正式挂牌“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成为复旦大学第13家附属医院。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闵行区委书记朱芝松等出席揭牌仪式。
与其他附属医院同质管理
记者了解到,2014年7月3日,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签约共建闵行区中心医院,新增冠名“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筹)”。
区校共建以来,闵中心以筹建附属医院为契机和纽带,与复旦大学多个平台开展合作,在各方面获得迅速发展。数据显示,闵中心门急诊量2017年较2013年同比增长5.40%,出院人次增长18.66%,手术人次增长22.73%,平均住院日下降4.88%,床位使用率增长12.74%。
数据变化背后是专科特色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闵中心已获批、建有院士工作站,入驻院士3名,创建了红房子医院宫颈门诊专家团队,是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所在单位。至2017年底,已有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3个,区特色专科12个及名老中医工作室。
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后,闵中心的学科建设将与其他附属医院一样,进行同质化管理。
创建附属医院,还有教学方面的要求。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硕博士招生点,已有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12人,共招收博士5人、硕士13人。
下半年启动三级医院创建
这两年来,简单易学的中风120快速识别法见诸各大媒体,成了老百姓必学的急救知识。这一识别法就是闵中心神经内科主任赵静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刘仁玉首创的。
而这只是闵中心科研成果的“冰山一角”。据悉,2014至2017年闵中心取得立项12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的重大突破,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人、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人、闵行区科学技术进步奖5人,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2017年医院首次进入“natureindex”排行榜中国医院百强(排名65位)。
脱筹之际,闵中心已经开始筹备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并将于下半年正式启动,预计明年开始三级医院(新创建)评审。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