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年底前扫二维码可深度"阅读"

2018-7-12 21:14:41发布86次查看

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衡复地区梧桐树下的老洋房,长宁区多座邬达克留下的老建筑……这些记载着上海的城市历史的优秀历史建筑,今年年底前都将可以扫码阅读的形式呈现在更多市民游客面前。
记者从7月11日召开的“建筑可阅读”现场会获悉,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杨浦6区内的391处优秀历史建筑,31处文保单位中涉及名人建筑,1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将在年底前完成二维码设置,供市民游客“深度阅读”。最新发布的《上海市标志性建筑智慧导览服务质量要求》,也同步明确了标志性建筑智慧导览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基本要求,包括二维码的规格设置等。
徐汇区建筑可阅读主题展
一直以来,上海这座城市都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集中了世界各国的建筑精华,成为百年来东西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其中,黄浦区、徐汇区、静安区、长宁区、虹口区、杨浦区内涉及前三批优秀历史建筑391处,国家级、市级文保单位中涉及名人的建筑31处,历史文化风貌区12处。
这些建筑是上海的标志,记载着城市的历史,支撑着城市的未来,也是极为珍贵的都市旅游资源。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可以更方便地“阅读”这些建筑,目前相关各区已经根据目录开展二维码设置工作。
徐汇区建业里
其中,徐汇区积极推进阅读点建设,邀请专家、社区原住民、游客共同丰富阅读内容,完善阅读环境,已经形成多达十一种阅读方式;黄浦区策划了“走进外滩建筑”项目,开放了外滩源1号、和平饭店等7座外滩优秀历史建筑,集中向市民游客展示建筑历史内涵,6月底前已接待游客千余人次;静安区在做好“乐游静安”vr全景旅游地图的基础上,积极策划相关旅游纪念品,设计不同点位纪念卡片,供市民游客收藏;长宁区积极开展”“邬达克老建筑之旅”等微旅行活动,并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策划历史建筑线上导览系统;虹口区通过二维码形式,将120处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串联构成现实与数字相融合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杨浦区结合黄浦江沿岸旅游导览工作,通过vr全景地图,以听语音、看影像、读文字的形式,让游客全方位阅读了解滨江历史建筑,各区的“建筑可阅读”工作各有亮点。
建业里保留了石库门建筑特色的酒店
上海市旅游局局长徐未晚表示,新出炉的《上海市标志性建筑智慧导览服务质量要求》明确了标志性建筑智慧导览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的基本要求,确保游客得到“建筑阅读”的良好体验。
通过打造智慧导览,综合运用音频、视频、ar产品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可阅读的内容。在“乐游上海”、“上海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辟专用通道,实现建筑的“能读”、“能听”、“能看”。同时,上海也将依托红色历史建筑,讲好红色旅游故事。
有着70余年历史的永嘉新村
下一阶段,市旅游局将进一步规划开发展示上海居住文化和民居建筑的社区体验旅游区、展示上海公共活动和公共建筑的公共景观旅游区、展示特殊历史遗迹的特色景观旅游,发动各方力量深挖历史建筑内涵,力求展示内容“体现真实、讲述真情”。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展示方式,例如采用h5技术、小程序等,实现建筑的“可看、可听、可读”。
未来一段时间,还将举办“阅读建筑”主题活动,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建筑;创新设计旅游衍生产品,丰富阅读建筑的旅游体验,放大阅读建筑旅游的综合效应。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