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他们,曾是苏浙中小企业发展技术支撑

2018-7-13 11:39:14发布89次查看
  时至今日,到上海周边了解地方实体经济,采访一些民营企业,仍然时常会听到年长点的企业管理者提到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当年,是“星期日工程师”给予这些中小(乡镇)企业较大的技术帮助,使企业和地方经济得以加快发展。一次媒体采访中,昆山经济部门一位同志就诚恳地说,昆山早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上海的“星期日工程师”,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社会需求催生“星期日工程师”
据上海市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简称星工联)老领导徐国权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每逢星期六下班以后,街上可以看到不少步履匆匆的人,他们不是赶着回家,而是赶着往长途汽车站、火车站跑。他们要搭乘晚上的车次赶往昆山、苏州、无锡等地。那里有乡镇企业等着他们去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他们都是被同乡、亲戚邀请去的。星期六晚上去,星期天在那里工作一天,晚上乘车返回上海。这一批人当时被称呼为“星期日工程师”。他们大都是上海工厂企业、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等体制内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政策的激励下,苏浙两省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这些乡镇企业都是农民办的,他们凑了钱,造了厂房,买了机器,但缺少技术和人才,有的不能投产,有的产品质量不过关,迫切需要技术人员的帮助。可是那个时候乡镇企业立足未稳,谁愿意放弃城市的铁饭碗,去端乡下的泥饭碗呢?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通过阿姨、叔叔、娘舅、同乡的关系,千方百计到上海来寻找合适的人才。找到一个,就请他们利用星期天去帮忙。好在上海离苏浙两省都比较近。
这种现象开始只有少数人,后来人数越来越多,社会上的反响也越来越大。首先是工厂企业、研究单位和管理部门的领导层,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只要科技人员不影响本职工作,不妨允许他们去乡镇企业业余兼职。但有些同志担心科技人员会把本单位的专有技术或营销资源泄露出去,损害本单位的利益。另外,这种行为也与传统观念不符,你是单位的人,怎么能去为别的单位服务?于是一些去乡镇企业业余兼职的科技人员,有的受了批评,有的受到处分,有的甚至还吃了官司。
一些专家认为,在我国人才无法自由流动以前,先让智力流动起来,这样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星期日工程师”现象是自发形成的,没有组织、没有领导,就不可避免产生一些弊病。譬如有的未经单位同意,向乡镇企业提供了本单位产品图纸;有的泄露了本单位产品销售信息;也有的因星期天劳累过度,影响了本职工作等等。
搭建“星期日工程师”服务平台
市科协所属上海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上世纪80年代初就组织科技人员业余为工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有一定的规范管理实践。市科协看到社会上“星期日工程师”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矛盾突显,就考虑把“星期日工程师”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减少弊病。
为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科技工作者的需求,市科协于1988年5月8日成立了上海市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为“星期日工程师”搭建起有组织的服务平台。出席联谊会成立大会的会员和来宾有1600多人。
上海市政协时任副主席杨士法在会上讲话说:“当前有些单位人才积压严重,不少科技人员深感报国无门;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乡镇)企业又缺乏人才,迫切需要咨询服务。星期日工程师业余兼职是光明正大的事业,我们坚决支持。”市委组织部时任部长赵启正在会上提出希望,“星期日工程师”要处理好与本单位的关系、与服务单位的关系和与家庭的关系。
联谊会的成立,让科技人员感到自己可以光明正大地业余兼职了。许多企业碰到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星工联帮他们找到合适的技术人员,省去了自己去寻找需求的麻烦。一时间,星工联可谓门庭若市。通过星工联,一些科技人员走出了实验室,走出了书斋,投入到了生产第一线,也接触到并解决了许多新问题。
有的科技人员过去长期从事技术工作,不接触经济工作。参加星工联以后,接触到许多与经济有关的新领域,如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评估、市场调查、合同谈判、收益分配、税收等。会员庄副教授,原在一所大学研究成功不少厚膜电路技术,但不知道怎么使之变成产品,以创造经济效益。参加星工联以后,他知道了经济活动的一些知识,经星工联牵线,他把技术转让给了苏州一家乡镇企业,形成了产品。后来他干脆自己在苏州办了一个厂,当起了科技企业家,这家企业现在已有相当规模,许多产品还出口到国外。
上海“星期日工程师”发挥动手能力强、专业覆盖广的优势,深入上海周边及全国各地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援助、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技术评估、技术培训等服务,在国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弘扬“星期日工程师”服务精神
随着时代发展,老一代“星期日工程师”的身影已逐渐淡出,但作为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功臣,仍给人们留下了清晰的“集体记忆”。星工联和科协系统的科技咨询服务工作,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也获得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
今天,虽然基本没有了过去那种“星期日工程师”服务企业的方式;但是,科协科技咨询服务工作依然在发展。据星工联秘书处介绍,星工联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主动适应变化,探索与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网联工程师服务平台、青年工程师联谊平台、“工匠大会”平台的融合发展,提高社会化、信息化、品牌化和精细化服务水平。
据悉,星工联正在加强会员工作,以会员重新登记为基础,主动在新兴学科、技术、交叉学科、科技服务和产业领域中发展新会员,重点在青年科技工作者和能工巧匠中发展个人会员。继续服务好老会员,倡导传帮带的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发组织活力。
秉承“利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打造社会化服务的工程师网络平台”的宗旨,做好网联工程师专委会各项工作。启动天下科创圈社群建设,策划筹备“工匠大会”,建设维护“星工联”与“网联工程师”两个微信公众号。还联合天下科创圈互联平台承办了3场上海科创发展论坛(上海工程师论坛分论坛),推动企业科技工作者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日前,上海市科协召开“星期日工程师”座谈会,市科协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黄兴华在会上强调,“星期日工程师”是一笔宝贵财富,上海市星期日工程师联谊会是市科协的独创组织。今天我们有责任保护、挖掘、整理好历史资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组织并激励科技工作者继承和发扬“星期日工程师”敢于实践、乐于服务的精神,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再出发,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