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汛期从6月1日起一直持续到9月30日。目前,闵行正处于主汛期阶段。
这几天,受强台风“玛莉亚”外围影响,我们真的是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风起云涌”。虽然“玛莉亚”已过,但夏季炎热,一会儿暴雨、一会儿台风也是常有的事儿,多变的天气经常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面对这样的气候状况,闵行也早已做好充足的防汛防台准备,像改造小区积水点、加固黄浦江、苏州河(闵行段)等河段防汛墙、新建泵闸泵站等防汛防台保障工作正稳步开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积水点改造:
低洼小区华丽蜕变,排水so easy!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排水管网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由于地下排水管道老化或者破损,常常导致一些地段在下大雨时出现严重积水现象。为了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同时也为有效减轻城市防汛压力,各街镇正在展开积水点改造工作。↓↓↓
以新虹街道华菁公寓为例。该小区于1994年建成,其北临沪青平公路,南临沪渝高架段,东临外环沪青平立交,西临天一小区。据了解,多年来,随着沪青平公路的路面不断提高,华菁公寓地势走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低洼地区。下雨时,这里的雨水常常无法自然排出,被排出小区的雨水又快速倒回,导致小区水量激增受涝,积水现象严重。
为解决小区积水问题,新虹街道、街道水务站、小区物业等多方力量联动,对小区采取管道疏通、破管修复、断管连通等方式,将小区雨水集中排放至沪青平公路总管。同时,根据自然地形,在主要道路上修建雨水管道,将小区雨水收集排放至沪渝高速地面雨水管网,保证地区排水安全。目前,整个积水点改造工作已经完成。
闵闵从区水务局了解到,接下来,闵行将继续对万源路顾戴路及周边道路、虹中路道路及沿线小区、老沪闵路业祥路、莘庄地铁南广场、光华村下立交等、申贵路等下立交、沪青平公路北侧小区和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防汛保障,同时对浦江镇、吴泾镇等7个镇15处积水点完成改造工作。
防汛墙:
筑起生命防线,阻挡潮水漫溢
汛期期间,闵行的部分河流可能会出现潮水漫溢现象,因此沿着河岸加固防汛墙将有效化解此类情况。↓↓↓
黄浦江(上海电机厂段)防汛墙位于黄浦江左岸,全长1095米,于今年汛期前完成。据了解,整个防汛墙是在原有防汛墙基础上改造而成,由于原防汛墙的结构不符合规范防汛墙标准,潮水涨起后,墙面容易漏水,存在一定的防汛隐患。经过改造,这堵防汛墙的防汛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
苏州河许浦港防汛墙,地处闵行与长宁交界处附近。防汛墙的结构分一级挡墙和二级挡墙,其中一级挡墙619米,二级挡墙272米。原来的防汛墙墙身老化,这段防汛墙后来通过维修、加高的方式,对原有破损的防汛墙体进行恢复再利用,用混凝土浇灌而成,目前防汛墙已完工。
北横泾河段防汛墙位于江川路街道,全长1.2公里,其防汛墙主体结构于去年完成。现在,北横泾河的河岸景观也初具雏形,沿线种植了绿化带,结合亲水平台、防汛通道,优化河岸整体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赏景健身两不误的活动场所。
韩湘水博园靠黄浦江沿线的防汛墙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在确保防汛墙安全的前提下,ta主要选用复合式结构岸墙,将黄浦江堤防建成二级挡墙结构型式,降低第一级挡墙堤定高度。融于图腾柱、图腾板等马桥文化,并在第二级挡墙采用高强度夹胶玻璃材质,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颜值防汛墙。
除了已经改造好的防汛墙外,接下来,闵行将继续加强防汛墙建设力度,初定在梅陇镇、浦江镇开展防汛墙建设工作。
各类泵站:
筑牢防汛“安全网”,解决排水难
在部分雨水不能自排的河道、小区、交通枢纽等地,常常会选择新建泵闸、泵站等设施,进一步提升防汛防台综合能力。↓↓↓
龙尖嘴泵闸位于河道龙尖嘴附近。龙尖嘴位于华漕镇,河道呈南北走向,北起苏州河、南至方林浦,河道长约648米。这条河道在整治前水质较差,淤积严重。目前,通过建设泵闸,增强河道水动力,让河道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同时ta的防汛防台能力也有所增强。
新梅雨水泵站位于淀浦河南侧、龙茗路西侧,于去年新建成。整座泵站面积近3000平方米。因为有了这座雨水泵站,周边居民小区的积水问题也得到了改善。
今年,闵行还将继续对南广场、都庄、虹梅虹许、华漕等雨水泵站,许浦港、淀东、周浦塘、友谊河等外围泵站除涝设施展开建设。
当然,除了闵行在为市民安全保驾护航的同时,大家也应该了解以下防汛防台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防汛防台事无巨细,做好防汛保障、抢险救灾,保障市民生活生产安全是闵行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进入主汛期以后,闵行依旧严阵以待时刻警醒,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防汛防台保障工作。接下来,闵行还将继续推进各类防汛防台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高综合防汛能力,确保城市运行有序,市民们都能平稳安全地度过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