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松江新闻

把关爱送到“沉默的少数”身边 ——大调研用心倾听让困难群体感受人文温度

2018-7-12 0:00:00发布99次查看

一根拐杖加一个橡皮头,总价值不超过100元,但对于患有小儿麻痹症的赵美云而言,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一直拄着一根自制的木棍。广富林街道助残员陆卫华看到后,主动帮他申请了一根拐杖和橡皮头。最近,赵美云又不小心扭到了腰,在陆卫华上门走访时提了句“上厕所不方便”,没想到陆卫华转身就帮他申请到了一套无障碍扶手,几天后就安装到位。
  用心聆听困难群体的声音,让这些“沉默的少数”感受到大调研带来的“温度”。自大调研开展以来,全区84个调研主体纷纷主动找到他们、看到他们、听到他们,至今已累计走访困难残疾家庭、重病劳模等困难群体5675人。

  用心聆听每一个诉求

  残疾人护理用品发放、无障碍设施改造、残疾人文体活动、矫形鞋申请流程、阳光之家配备急救箱等等,一项项看似牵涉面并不广的工作,对每一名相关的残疾人而言,却是一等一的大事。自大调研开展以来,区残联一边在走村入户中访贫问苦,一边在“松江残联”微信公众号上开辟大调研栏目,就这些问题搜集各类别残疾人意见建议,为有针对性解决问题获取第一手资料。
  关注“沉默的少数”,体现的是社会的人文温度。家住中山街道蓝天四村的孟玲玲,自2005年车祸导致肢体三级残疾后,积极参加街道残联组织的自强健身工程活动,但随着年龄增长及锻炼频次越来越高,她又有了新的烦恼:一方面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体育运动,一方面又受身体条件所限,深感力不从心。中山街道残联负责人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了一家第三方体育策划中心,特地为孟玲玲开展“体育进家庭”上门入户指导,提供个性化体育项目服务。
  用心聆听“沉默的少数”的诉求,区总工会在开展“进百家企业、访万名职工”大调研活动的同时,把目光锁定困难劳模,积极听心声、解难题、送温暖。在佘山镇市劳模刘友福家调研时,区总工会负责人得知夫妻俩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儿子瘫痪在床,孙子又在读书的情况后,随即为刘友福申请了劳模低收入补助金和特困补助金。

  用情做好每一件小事

  “红十字会系统每一个救助项目的受助对象,都是最易受损的群体,也是最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关心的困难群体。”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孙华林说,自大调研开展以来,区红十字会走家入户,近距离问需问计,已开展各类调研1000余次。
  走近“沉默的少数”,让机关干部们听到了平时“听不到”的声音。在车墩镇走访重度失智老人时,有家属提出能否进一步优化护理用品尺寸适用性和品类配比实用性,区红十字会随即与供应商沟通,着手更改护理用品配比,以更贴合患者使用需求。在岳阳街道走访时,有志愿者提到老年人常因摔倒导致生活质量骤降甚至过早去世,建议加大老年介护知识普及力度,让更多“家有一老”的家庭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区红十字会当场记录在案,并着手开展老年介护知识进社区工作。
  把困难群众的诉求装在心中,边调研边解决,在收集的55个问题和建议中,区红十字会至今已实际解决问题39个,另有9个问题已有解决措施。
  区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负责人黄蓓莉就在调研日记里写道:受助对象的命运多舛令人悲悯,尽力去做好每一个项目救助,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救助品,筹集更多的帮困资金,尽可能地回访问候,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好。孙华林则告诉记者,接下来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搭建人道公益募捐、人道救助服务、志愿组织活动等人道资源动员平台,以“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模式策划人道公益产品,培育红十字特色人道公益品牌。

松江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