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的装订方法,要注意标签朝上,竖排不压线……前天下午,20多个小朋友聚集区博物馆,在老师的指导下装帧线装书。
本月,区博物馆为孩子们精心安排了4场公益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零距离接触这些“古人的智慧”,体验内容包括线装书装订、趣味碑刻与墨拓、双鱼铜镜不织布制作、活字印刷术等4个项目。其中,活字印刷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实践和研究的智慧结晶。区博物馆开展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旨在通过文化的分享,让青少年爱上传统,找寻那份穿越千年时光的文化印记。
指导老师在现场还讲述了书籍装帧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竹简、帛,一直讲到了线装书。一名陪同的家长说:“古典的线装书,在电视上经常见,这次能体验到线装书的装订,像跟古人交流,感觉很有意义。”
据介绍,4场文化体验活动的时间,从本周开始依次在每周二下午1:30至3:00。区博物馆工作人员说,我国的图书最早始于周代,最初使用的材质为竹、木和帛,至纸发明后,才逐步出现了书籍装帧的概念。线装,作为书籍装订的一种技艺,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墨拓技术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墨拓技术已逐渐退出时代的舞台。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项濒临绝迹的传统手艺,区博物馆利用馆藏“松江急就章碑”让学生体验碑拓这项传统技艺。双鱼铜镜不织布制作体验,使学生了解有关古代铜镜的基本知识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