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免费来松江参加读书会吗 这个周六走起
2018-7-10 20:38:40发布108次查看
顾阿瑛、杨维桢的朋友圈:元末明初士人与江南文化生态
时间:7月14日(星期六)下午2点
地点:广富林路2900弄广富林文化遗址内朵云书院二楼云间雅舍
嘉宾:陈建华
关于主题
云间九峰,人杰地灵。自晋代“两陆”(陆机、陆云)以来,松江、吴中一带向来是人文荟萃之地,至元末盛极一时。
顾阿瑛(1310-1369),又名顾瑛、顾德辉,字仲瑛,别号金粟道人。早年佐其父经理家业,精明强干,广接名流。三十之后折节读书,不屑仕进,广收古器文物。四十之后营建玉山草堂,与四方名士文人唱和其间,成为江南最为重要的文化中心。
顾阿瑛作品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或称铁笛道人,会稽(今绍兴)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不屑仕进,孤傲倔强,长期浪迹吴中,晚年寓居松江。诗文代表作有《铁崖先生古乐府》《东维子文集》。《四库全书》称杨维桢“横绝一世之才”,“以诗文凌驾跨一时”,并认为其创作上“自辟町畦”,“突过古人”。他以“复古”为标榜,广泛继承“宫词”“香奁”“竹枝词”及“曲词”等各种诗体,实质发扬了“古乐府”的抒情精神,形成独特的“铁崖派”。
杨维桢著作
顾阿瑛在昆山构筑玉山草堂,与杨维桢等文士切磋艺术,诗唱和,《四库全书》称其“风流文采,倾动一时”。顾阿瑛儒雅潇洒,有晋人韵致;杨维桢创作了具复古风的乐府诗,奇崛恣狂,激情四射。他们的“朋友圈”达百余人,聚集四方才俊,三教九流,遂使传统内在转换而形成富于世俗人情的新一代文化生态。
顾阿瑛因商致富,却崇尚艺文,“图画器玩,甲于江左”,成为传统艺术与文化的养护者。玉山草堂雅集标志着多元开放,洋溢着海洋气息,这些与元末江南地区经济富庶、海上贸易畅通、物质生活与士人身份的交杂多样化有关。
关于嘉宾
陈建华
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欧柏林学院。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诗学与诠释学、革命话语与翻译理论、元明清文学、近现代通俗文学与报刊文化、中国文学与视觉现代性、中国早期电影。
专著《十四至十七世纪中国江浙地区社会意识与文学》《“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帝制末与世纪末――中国文学文化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雕笼与火鸟(三十年集)》等。
参与方式
关注“朵云书院”微信公众号,在7月12日中午12点之前,将姓名、手机号码,以及对本次读书会主题的看法和见解发送到公众号后台,即可报名。
报名成功的读者,主办方将通过微信后台和手机一并回复。名额有限,满额即止。
收到回复的读者,请于7月14日下午1点45之前在北大门集合,跟随工作人员进园。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