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做好垃圾分类 长宁这个社区打算这么干

2018-7-10 14:39:46发布107次查看
  垃圾分类,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习惯的养成问题,实际却是牵动着政府、社会、企业三者切身职责与利益的“三跨”问题。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区、街、居三级发挥联动效应,理顺三者关系,让垃圾分类工作在基层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生态闭环。
在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问题上,“政、社、企”之间联动不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症结:
症结一:小区居民有共识,也有担心
我们这头就算是起劲分了,后面物业跟清运公司还不是“瞎来来”!
街道通过调研发现,辖区内绝大多数居民对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表示支持,支持率达91.5%。但居民也同样表达了对后续环节的担心,比如物业分拣指导不尽责、作业公司清运不分类、政府推动轰轰烈烈不持续……居民如何才能信任政府?信任物业公司?信任清运企业?
小区“四分类”垃圾箱房
症结二:“三驾马车”有期盼,也有顾虑
垃圾分类是好事,可我们缺钱又缺权,也很为难。
虹桥街道辖区共有16个居民区,涉及43家物业公司,建有76个业委会。居民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是小区自治驱动不断向前的“三驾马车”,在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都在努力发挥各自作用,期盼以此为“支点”,撬动起自治的更多活力。但他们同时也有顾虑。物业顾虑缺乏法治保障,易引发不必要的纠纷;业委会则顾虑业主诉求难统一,甚至有人借机触发小区争端,导致引火上身……垃圾分类工作中,政府如何“放权”,企业和居民如何被“赋权”?
小区宣传氛围
症结三:小区设施有基础,也有“先天不足”
人家小区基础条件好,当然垃圾分得好,我们小区不能比的。
设施设备是硬件保证。目前,虹桥街道所有居住小区均设有生活垃圾箱房或投放点,但在设施设备方面,仍存在不少“先天不足”的情况。根据调研排摸,虹桥现有管道式箱房小区1个、沿马路敞开式箱房小区4个、背街小巷开放式箱房小区7个、箱房位置较偏不利于居民投放或车辆进出的小区14个,无箱房小区18个;部分小区存在无物业维修基金或基金不足的情况,还有一批部队房小区无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且大部分商品房小区都有楼道(栋)设桶现象。针对上述情况,政府、社会、企业三方,谁出钱?谁出力?如何长效管理才有效?
   管道式箱房
针对上述症结问题,虹桥街道发挥条块共振效应,区街联动、街居联动,通过走访、研究、探索,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区:顶层设计,统筹保障
区委、区政府开展大量调研,做好顶层设计,区绿化市容局为街居两级做出五个统筹安排。一是统筹安排全区所有箱房改造,为街道解决经费的后顾之忧;二是统筹优化清运环节,“三条线”收运处模式从根本上杜绝混装混运问题,帮助街道重塑居民信心;三是统筹支持街道推进“两网协同一体化”,由新锦华公司建立再生资源转运系统;四是统筹社会组织“慧生活”进社区,依托专业力量优化积分兑换规则标准,助力居民习惯养成;五是在街道两条道路统筹开展沿街商铺上门分类收集试点,培养商户分类习惯。
实行“三条线”收运处模式,统筹优化清运环节
在安顺路、黄金城道统筹开展沿街商铺上门分类收集试点
街:整区推进,四个覆盖
虹桥街道对上衔接区级工作目标要求,对下呼应基层群众需求,通过大量的调研和探索,设计提供十项支撑保障措施,为各小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指向明确的“线路图”和操作便捷的“百宝箱”。目前,街道正在推进130个箱房改造全覆盖、62个区属管理箱房“两网”融合全覆盖、16个居民区6种类型小区定时定点试点全覆盖、达标小区和单位创建全覆盖,逐步做到“四个全覆盖”。
居:党建引领,四个培养
李强书记强调,要更好发挥社区基层和自治组织作用,推动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虹桥街道各居民区复制推广爱建中华别墅小区经验,推动形成党建引领下的四培养工作链。
目前,虹桥街道“两定”试点小区数逐步增加,分类准确投放率近90%,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率均超过35%。
爱建居民区垃圾分类延伸绿色公益链,党员志愿者改制衣物送往云南省红河州
近日,虹桥街道召开创建上海市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工作会议,部署了《虹桥街道开展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道创建工作方案》。会上,居民区和社区单位还分别签订了《虹桥街道垃圾分类达标居住区、单位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责任,吹响虹桥创建上海市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的号角!
垃圾分类好比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政、社、企”的“三跨”问题不解决,随时可能退回原点,只有三者紧密配合,各司其职,才能激发斗志,昂扬向前,跑好这场垃圾分类的“马拉松”!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