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高品质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杨浦向违法建筑说“不”。今年以来,本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部署,紧密结合“三区一基地”建设,全面推进“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创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区拆违办(城管执法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全区共有202个无违建创建单元完成了验收,占今年创建总数的67%,累计拆除违法建筑26.35万平方米。
定海:“零容忍”拆旧控新
定海路街道在大调研中发现,因历史原因,安居花苑小区存在大量七楼住户利用露台违法搭建现象,街道决定借助创建无违居村(街镇)工作东风,以“零容忍”的决心,花大力气对小区进行整治。
整治前,街道联合城管执法部门,对安居花苑小区住户进行了一系列情况排摸,向相关当事人开具了拆违告知书,并给予自行整改时间。
在后续拆除违建过程中,通过耐心细致的宣传和不厌其烦的教育工作,逐步拆除该小区的大量违法建筑。最终,在街道、城管部门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和解答相关疑问后,仍有一住户拒绝配合违建拆除工作。
近日,由定海路街道牵头,公安、消防、城管、房办、区规土局等部门联合行动,进行强制拆除。
在拆除之前,区规土局和街道房办工作人员再次向该住户解释了相关法律法规。随即,两台升降机开始工作,工人们敲除了铝合金门窗,用切割设备将钢结构逐根割断,最终彻底拆除了该违法建筑。
考虑到住户的安全,拆除过程中,消防部门在其楼下搭起了充气安全垫;拆除结束后,立即安排施工队为其安装了防盗窗。
据悉,在后续的相关工作推进中,定海路街道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坚持对违法建筑“零容忍”,拆旧控新、宣传并举,努力做好“无违建居村(街道)”创建工作。(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江浦:重点整治经营性违建
六、七月是集中拆违月,拆违工作困难重重:一方面受夏季天气影响,拆违工作的难度和危险度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部分居民对拆违有抵触情绪,为无违建创建工作带来了一定阻力。
江浦路街聚焦“经营性‘非改居’”重点,对“‘公字头’无证建筑”、“阳光房”、“天井违法搭建”等违法建筑,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
江浦路1420弄附近有一处奇怪的“建筑”:在两墙之间的过道,横向搭建起一堵围墙,中间约40平方米的空间,是一家经营拉面的面馆。居民多次反映该处的违法建筑和油烟污染问题。
街道综管委接到相关反映后,迅速上门查看,并对经营业主发放告知书,限期自行整改。但该经营业主存在抵触情绪,以家庭困难为由多次上访,未执行自行拆违。
针对该户实际情况,街道综管委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6月6日,在多次沟通无果后,街道管理办、城管、市场监管所联合开展整治行动,拆除了此处经营性违法建筑。
日前,在拆违集中行动中,汽车公寓附近存在十余年的水果店违法建筑也被彻底拆除。同日,江浦路1420弄拉面馆、煎饼店、麻辣烫店的“居改非”破墙开店行为,一举得到整改,江浦路沿线的街面恢复了整洁、有序。
据悉,6月集中拆违月中,江浦路街道共拆除40余处违法建筑,拆除面积达4434.21平方米。拆违主要集中在辽四、兰州、大连路、金上海等居委会的无证建筑,其中辽四区域以“公字头”无证建筑为主,兰州区域以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经营性无证建筑为主,大连路、金上海区域以违法搭建屋顶阳光房为主。
四平:“无违建”验收通过率达78.2%
开展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以来,四平路街道提出“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创建想办法”口号,坚持“一个标准、分类推进”原则,以“经营性违法建筑”为整治重点,结合“居改非”、“无证无照食品”等整治工作,持续推进违法建筑治理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18个居民区(居委会)通过区无违建居村创建工作小组验收,验收通过率为78.2%。
6月气温持续升高,四平路街道违建整治持续加码,重点拆除了鞍四(1)、鞍山三村、鞍一(2)、密云等小区的经营性违法建筑,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不断深入,成效显现。
鞍山路近抚顺路沿街有多家菜店、水果店存在破墙开店违法行为,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长期存在。经过集中整治,净化了鞍山路沿街环境,夯实了“美丽街区”建设基础。
锦西路30弄1号“收售旧家具店”和“按摩店”两个存量违法建筑长达10余年之久。为拆除该处违建,街道无违创建工作组不厌其烦地上门告知,耐心细致地开展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最终成功剔除了影响市容的“毒瘤”。
此外,密云路多家无证餐饮店违建行为也相应得到整治,解决了长期油烟扰民、消防安全隐患、违法排污导致下水道堵塞等问题,还周边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阶段性拆违工作取得成效,产生了辐射效应,对抗情绪逐步缓和,居民拍手称好。”据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四平路街道无违建居村(街镇)创建工作将紧扣时间节点,突出重点,加大力度,不断深入推进辖区违法建筑整治工作,为“美丽家园、美丽街区、精品四平”建设夯实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