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启动大会召开,这意味着长宁又将创建一个国家级示范区。据悉,长宁从2016年起开始争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8年4月19日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创评资格。长宁将如何打造这个国家级示范区?未来和老百姓文化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文化服务又将会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一起来看~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白雪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出席会议并讲话。长宁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夏煜静,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继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孟庆源,区政协副主席余小雄出席会议。
1、长宁以全国第一的成绩成功获得创建资格
2016年11月,长宁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成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的要求,将积极争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经过上海市初评,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终评,2018年4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资格名单的通知》(文旅公共函〔2018〕77号),明确了27个示范区和47个示范项目的创建资格名单,上海长宁区以东部区第一、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创建期为2年(自发文之日起计算),2019年年中迎接中期评估,2020年年中迎接终期验收。
会上,长宁区委副书记、区长顾洪辉表示,启动大会标志着我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进入了部署落实、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创建工作标准高、任务重、压力大,唯有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全民动员才能抓实抓好。顾洪辉要求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把示范区创建工作作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和提升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的重要契机,力争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跨越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两年后的示范区创建工作验收。
本着“共建共享、文化惠民”的原则,大会上,长宁区还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联盟。该联盟第一批成员包括长宁区内各级各类文化场馆、文化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商业中心等30家单位,如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影城、刘海粟美术馆、阿基米德(上海)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成员单位将着力从机制、阵地、信息、品牌、人才等方面共同推动长宁区公共文化发展,进而形成供给侧更多元、队伍力量更专业、覆盖面更广、活动规模更大、品牌效应更突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13个重点项目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长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持续用力,成效显著。
根据创建工作部署,长宁将通过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健全立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动力、完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助力文化品牌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等7个板块23项内容,包括13个重点项目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虹桥艺术中心
例如,在健全立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方面,长宁将打造“三圈两群”文化功能带,建设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虹桥路音乐舞蹈艺术群,中山公园红色文化圈、虹桥海派文化圈、新泾江南文化圈,通过整合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市民文化活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推进长宁文化大厦、虹桥草坪音乐产业园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将青年中心、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公共设施纳入大文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设施的服务能级,并加强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区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均达到部颁一级标准;对于基层文化服务阵地的建设,长宁将进一步完善“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网络布局,强化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文化中心的文化特色,打造“一街一品、一居一特”,着力建设一批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建筑面积不低于200平米的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根据街道(镇)实际情况,分阶段分批次实施推进,力争到2020年达标率100%。
上海舞蹈中心夜景图
刘海粟美术馆
总体而言,长宁区将在未来创建期内,围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战略目标,建成“以人为本,优质均衡发展”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形成具有长宁特色的可推广、可复制的公共文化新模式,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百姓对普惠、共享、优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要。
让我们共同为更好的长宁加油吧!
相关链接: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建设,是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策部署开展的一项创评工作,旨在把示范区(项目)打造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为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