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智慧城管”云管理系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8-7-10 16:10:33发布91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以往在城管队员眼中,店家就像“流动人口”,无从知晓从何而来,之后又将去向何处。而如今,城管队员只要用手机在移动执法个人端输入关键字,门店的一系列信息就会跳出来,该店何时开业、法人是谁、是否有历史违法记录等都一目了然。这要归功于松江城管推出的“一店一档”云管理系统。今年2月至5月,松江城管已经完成街面门店数据信息的入库工作,每一家门店都有了自己特有的“身份证”。
据悉,在刚刚结束的市、区两级第三方测评中,松江区上半年街面违法行为较去年明显减少,集聚性乱设摊等案件数已经降低到个位数,市民满意率明显提升。
制“身份证”加强源头管理
跨门营业、乱停车、门店装修扰民、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违规收运、门店门前责任区脏乱差……城管部门的职能范围很广,仅涉及街面秩序管理的内容就有74项。以往常规的专项整治行动,不仅需要前期“地毯式”的排摸,而且整治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也令执法人员疲于应对,加大了执法成本。
而这一切在“一店一档”云管理系统开始运行后,都有了明显改观。如今队员只需要查看系统信息,就能全程跟踪店家从开业装修到转让关门的一切活动。城管部门掌握了一手信息,将以往被动的“末端处置”跨前到“源头管理”,“事后处罚”变“事前规范”,无形中也拉近了城管与店家的关系。
“其实很多违法行为是因为业主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有一些案件初期违法成本小,通过事先规范可以控制,也能减少业主的损失和对执法的抵触情绪。”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勤务科工作人员介绍,开展“一店一档”工作以来,各中队加强了事前沟通,以“温馨告知”的方式罗列一些常见问题告知门店,尽量规避日后执法时产生矛盾。城管队员的“店小二”服务意识得到了店主的理解和支持,很多店主开始主动询问,比如店招店牌该怎么审批备案?
装修垃圾谁来运是正规的?哪家性价比高?“这样的转变让我们特别欣慰,队员们在日常工作中,强制执法越来越少。”
绘“肖像画”精确指引执法
首次排摸建成门店信息数据库后,队员还能不断更新完备街面信息,动态分析道路或商圈不同时段发生违法行为的情况。如今,城管队员在执法的同时“随手拍”,将收集到的数据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实时上传,第一时间更新数据库的信息,这已经成为城管队员们的工作新模式。随着“一店一档”云管理系统信息库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大部分主要道路和商圈的违法行为“肖像画”——区域违法问题热点图,以此为依据制订的整治方案也更有针对性。执法行动从粗放型的“地毯式”排摸整治转为“精确制导”模式,能有效地将各类违法行为遏止于萌芽状态。
如在绿色护考期间,岳阳城管中队为了保障考生有一个安静整洁的考试环境,利用“一店一档”云管理系统数据库快速精确地锁定了考区内的噪声扰民、夜间施工、铝合金加工等违法行为,通过电话、微信及书面告知当事人,最快的一起案件仅用时5分钟就处置了,如果是以往传统的上门教育整改,至少需要20分钟。
建“记事簿”推进信息共享
“你好,我们是方松街道城管队员,请你立即将跨门水果摊搬进屋内。由于你店已第二次发生跨门营业行为,我们将依规予以处罚。”通过比对执法终端平台“一店一档”数据库,方松城管两名队员向某果品店店主说明情况。“不会吧,我门店一向很守规矩的,这是第一次跨门经营,我们积极整改,处罚就免了吧……”店主面露难色。“请你看一下‘一店一档’数据库里的执法记录,你于前天因跨门经营已被我们警告过。”队员说着将执法终端递给店主看,在事实面前,该店主只好配合后续处罚工作。
在登记信息方面,一店一档”系统拓“展了应用模块,增设“门店业主行政处罚”信息模块,将当事人历年来涉及城管行政处罚的事项登记在系统上,同时建立执法对象管理库,让违法行为留下痕迹。如此一来,不同的职能部门可以信息共享。对于初次违法和屡次违法的当事人采取不同裁量,以体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公平公正性,还可以作为今后行政单位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征信评价的依据。
城管部门表示,今后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互动和信息共享。一方面,开放平台和数据端口,将信息共享给其他部门,方便开展工作提高执法协调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将与其他部门建立“双向抄告制度”和“案件移送制度”,建立联合惩戒机制。同时也将考虑录入其他部门的行政处罚及行政审批信息,提高信息广度和深度,打通执法与管理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在今年2月到5月完成街面门店数据信息的入库工作后,松江城管又于5月份开始进行工地信息的入库,下一步还将增加小区的信息,逐步完善智慧城管平台的数据库和应用功能。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