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三圈两群" 长宁文化建设获国家认可
2018-7-10 9:09:37发布69次查看
今天下午,长宁区正式启动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下简称“示范区”),至2020年将建成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虹桥路音乐舞蹈艺术群、中山公园红色文化圈、虹桥海派文化圈、新泾江南文化圈等“三圈两群”文化功能带,创建“以人为本,优质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根据《长宁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规划暨2018-2020年长宁区公共文化“优质+均衡”三年行动计划》,长宁将结合自身区域特点,挖掘用好辖区内深厚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以及丰富的文化场馆和艺术院团资源,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创建。首批启动的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联盟文化惠民项目包括上海芭蕾舞团的“芭蕾大师公开课”、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办的“舞空间”公益讲座、后台探班等。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
2016年国庆期间正式向公众开放的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至今仍是上海目前唯一专属于舞蹈艺术的文化场馆。而早在2009年,中国舞蹈“荷花奖”的舞剧 舞蹈诗评奖就落户长宁,每隔三年举行,至今已在此连续举办4届,是长宁打造国家级舞蹈文化品牌的重要一步。在群众文化方面,长宁区已连续承办三届上海市民舞蹈大赛,吸引全市乃至全国众多舞蹈爱好者、民间舞蹈团队展演交流,为长宁打造以舞蹈为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积淀了扎实的群众基础。
不久前发布的长宁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今年起,长宁区将加快建设虹桥舞蹈演艺集聚区和长宁音乐艺术圈,围绕“虹桥舞蹈”、“长宁音乐”等区域文化名片计划每年举办2至4个有影响力的演艺赛事活动。下一步,长宁将继续通过举办“荷花奖”等国内外优质赛事推出舞蹈艺术精品,培育选拔编创、表演等舞蹈创作人才,打造融合展演、论坛、创作孵化、观众互动为一体的全方位、国际化舞蹈品牌。
虹桥艺术中心
同样在2016年,历时三年改建的原天山电影院以“虹桥艺术中心”的新面貌再次向公众开放,成为容纳剧场、影院、展厅、休闲等设施的综合性公共文化区域地标。以天山路东侧新虹桥商圈为起点一路向西,沿线各类商业体影剧院集聚。根据这一特点,长宁将在未来三年增加全年举办国际电影展(周)活动频次,增强与影视、戏剧类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的沟通对接,逐步形成满足老百姓各类戏剧表演艺术观赏需求的天山路商业体剧场群。
位于新华路街道的幸福集荟书店
在中山公园地区,拥有中共中央上海局机关旧址、《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等重要红色遗迹的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以及位于中山公园内的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都已成为上海红色文化的地标性区域。依托“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和“长宁文化云”建设,这些身处市中心主要商圈、密集居民区中的红色地标将在线上、线上同时向公众讲述文化故事。如“长宁文化云”利用数字化服务手段汇聚市、区、街镇、居民区四个层级的公共文化资源,涵盖活动、展示、培训、场馆导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艺活动预约、订阅、推送、评价等便民服务,实现公共文化项目的“数字便民、智慧共享”。
启动仪式上,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联盟同时成立,首批成员涵盖各类文化场馆、文化企业、文化类社会组织、商业中心等30家单位,包括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影城、刘海粟美术馆、阿基米德(上海)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灿星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
根据《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旨在打造成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行区、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实践区,为全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提供示范。此前,上海的徐汇、浦东、嘉定等区已相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