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技能引领,智造未来”嘉定工业区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预赛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首届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在嘉定工业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该活动由上海市嘉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嘉定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
紧跟产业发展趋势
为高技能人才增智赋能紧跟产业发展趋势
活动以专题片《构筑新高地,谱写新篇章》开场,向观众展示和回顾了嘉定工业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一步步走来的成长轨迹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嘉定工业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积极发挥产业化和地域化优势,累计吸引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实体型企业入驻,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超过40家。
作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核心功能区,园区对拥有科技知识、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队伍的渴求前所未有。为适应产业创新转型过程中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2014年,嘉定工业区启动“头雁领航”三年行动计划,在各行业、各领域发掘和培育了一批技术技能带头人。为进一步搭建技能人才成长平台,2015年,嘉定工业区成立了工程师(技师)学院,聘请企业一线高级工程师及专业院校导师,开设了新能源汽车、电气控制、汽车补漆、机械控制、机器视觉、生物医药、机器人编程等七大实用课程。截至目前,已有60多家企业的40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园区通过高技能人才选拔,已建立1个大师工作室,成功申报5名首席技师。2017年底,嘉定工业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成功获批上海市第七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基地的建立打破了园区产业工人技能晋升通道狭窄的壁垒,通过自主开发培养项目、开展技能认定,实现技能晋升“多通道”目标。
为确保基地的有效运作,基地成立了由管委会分管领导负责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委员会;明确由嘉定工业区人才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鉴定所负责项目开发和评价实施等工作;委托嘉定区成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这一a级培训机构作为合作方;同时与27名来自各大院校和知名企业的讲师签约,组建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能高超的师资队伍。
基地成立以来,紧贴企业需求,定制各类项目,实现“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一体化的闭环培育模式,促进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作为嘉定唯一一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基地将以加快推进嘉定工业区四个园区建设为契机,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开发符合市场导向的培养项目。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
拓宽技能人才培养渠道
提高职工技能水平
活动当天,还进行了嘉定工业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揭牌、为基地讲师代表颁发聘书和基地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标志着园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由此迈上了新的台阶。
同时,来自内地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的高级设备工程师朱士昇作为讲师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分享了他在岗位实践及近年来参与嘉定工业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
在30多年的一线工作中,朱士昇始终发挥专业知识技能,结合工作实践,不断钻研技术,先后获得“嘉定工匠”“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等荣誉。同时,他积极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提升园区整体创新创造能力。
“一路走来,我所取得的诸多荣誉,都离不开政府和公司对我的培养。未来,我将继续进行技能传承,为园区和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朱士昇的发言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技能带头人的引领,更离不开企业的高度重视。基地成立以来,与京东商城联合开发了“电子商务仓储生产操作”这一新的培养项目。
活动当天,京东商城华东区培训经理刘哲进行了项目分享。他指出,京东的在线销售离不开强大的物流体系做保障,而仓储操作又是整个物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新培养项目的开发将进一步壮大物流仓储行业专业人才队伍的发展。“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及相关专家的审核,正处于实施方案编写和题库开发阶段,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施培训。”刘哲说。
同时,基地与纳瑞盛(上海)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申办了“工业机器人编程与调试”新型学徒制试点培养项目。活动现场,上海工晨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培训经理陈梦真进行了项目分享。她介绍说,目前该项目已通过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评审,预计7月份将实施培训,届时将通过理论教学、项目实训和师徒带教三个环节进行技能培养。“新项目紧贴企业需求,进一步拓宽了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提高职工技术技能水平。”
据了解,今年嘉定工业区将组织第十三届职业技能竞赛预赛,从265名报名者中选拔出64名选手参加区级决赛。同时,嘉定工业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将首次承办“中式面点师”中、高级、“工业机器人基本编程与维护”三个竞赛项目。通过承办市级竞赛将进一步扩大人才选拔覆盖面,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成长。
观摩企业技术发展成果
扩大高技能人才培育辐射效应
启动仪式结束后,嘉宾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电子信息、综合技术类和新能源环保四个展区,现场观摩了上海北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和兰透平动力技术有限公司等16家园区企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和新产品,了解其技术发展成果。
“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汽车个性改装,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展区内,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李亮正在热心地向来访人员介绍公司的汽车喷漆产品。
工作多年来,李亮坦言,技能之路异常艰辛,只有不断努力才能逐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并在行业内脱颖而出。“技能需要不断升级和更新,我们还将继续深耕。”
来到电子信息展区,上海力洋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数据系统正在快速运行中。据该公司校企合作项目负责人崔宇凡介绍,企业与个人用户可通过查个码扫码识别车辆保养、维修等数据。
谈到对于技能方面的需求,崔宇凡坦言,未来,希望基地能够搭建技能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平台。“帮助我们对接专业院校的技能人才,从而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综合技术类展区内,上海北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无人机前围满了参观者。据技术总监杜春介绍,这款无人机采用新能源技术,具有自动返航、应急着陆、超长续航、任务载荷等特点。
“我们的团队核心成员都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具有极强的专业背景。”杜春强调,目前,团队不仅专注于技术研发,还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为无人机行业输送大量行业技能人才及应用人才,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技能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未来,嘉定工业区高技能人才培育的辐射效应将不断放大,为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和动力源泉。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