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开展社会组织人才导师带教项目赴江西弋阳援建电脑教室
2017-11-27 16:03:00发布65次查看
近日,为深入推进静安社会组织人才导师带教工作实效,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总支、上海众谷公益青年发展中心组织导师带教学员团队14人,赴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中畈乡汉墩小学、陈塘小学,开展援建“静安爱传递•绿色电脑教室”公益实践。学员们充当志愿者,跟随导师、众谷公益理事长张斌峰,执行该机构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再生电脑教室。静安区社会工作党委、社会建设办公室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全程同行予以支持。
一下火车,团队直奔20公里远的汉墩小学,拆封组装起30套经专业机构规范再生的电脑装备。面对堆满屋的主机、显示器等大件,以及各式电源线等配件,志愿者们分工协作,撸起袖子争分夺秒地搭建电脑教室。碍于当地教室条件限制,安装过程中变数多多,而导师张斌峰则示范出“上海市杰出志愿者”的热忱与坚守,带动大家一丝不苟排查故障、精益求精反复调试,稍作休整的间隙,也用来给大伙讲解项目实施要点。当最后一台电脑成功联网上线时,竟已过午夜零点。熟能生巧,一天后在19公里外的陈塘小学,全员再度历经繁琐工序建成一间30余台规模的电脑教室,效率大幅提升,志愿者们疲惫却欣慰的模样,俨然一支专业的安装团队了。
在汉墩小学,导师带教学员们还化身电教老师,为一班三年级的孩子上了一堂电脑基础课。面对热情高涨的孩子们,经前期精心备课,台上主讲沉稳、台下助教贴心,不仅力保每个孩子学会操作技能,更以初识电脑为契机,激发他们对生活中的未知与创新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学习意识。课后操场上团队游戏,娃娃们的欢声笑语,让志愿者们坚信,自己并不是把电脑留下两手空空返回上海了,他们也带走了与孩子们相处的美好回忆,收获了宝贵的公益实践经验,学习着如何更专业地以公益帮助他人,正如汉墩小学校门口的寄语,遇见最美的自己。
三天两夜的公益行,当学员们从导师手中接过志愿者纪念证书,由衷的感触层出不穷:
众谷的同仁则是长期重复着辛劳付出,他们的身影与乡村孩子用上电脑的笑脸,一样叫人动容;
从无到有亲手建起电脑教室,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亲身实践感受最直观而深刻,众谷的经验对自身所在机构志愿者管理大有借鉴;
体验过品牌公益项目,才知专业规范对组织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关于爱传递,志愿者们还有着一份期待,有一天当乡村孩子们学有所成,成长为青年才俊,或许也会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把爱传递下去,传递到更多的地方。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