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最近口碑爆炸,其中药的问题和矛盾持续引发关注。
多年前,当时的“吕受益”,50岁,两个孩子的父亲,外地人来沪,在松江区一家私营箱包厂上班,长期从事贴边工作,一种用胶水将箱包边缘贴合的工艺。工作6年后,出现发热、出血和贫血症状。随后他到医院检查,诊断为“白血病”!
经诊治医生提请了职业病诊断,小编对车间现场进行调查,发现现场工人没有佩戴防毒口罩,岗位没有局部排风,车间空气检测苯系物超标。后诊断为 职业性苯致白血病!晴天霹雳摧毁了这个家庭,虽然得到了一笔赔偿,但并不足以支付当时昂贵的格列宁的药价,也许这就是现实版的“吕受益”
注:吕受益: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一名白血病患者。
常见的职业性苯中毒
职业性苯中毒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之一,每年有200-300例慢性苯中毒病例;每年有近40例白血病患者是由于工作中接触苯产生的。近十年已有近300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400例苯致白血病患者。而且,令人担忧的是,这可能只是 冰山一角。
“苯”来面目
苯是一种芳香烃类化合物,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略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易挥发,易引起燃烧和爆炸。工业上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等。
场景1:喷漆
请戴好口罩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职业性苯致白血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何避免苯的危害?方法有很多很多,比如改进工艺,增加排风设施,做好职业健康体检……但作为一线劳动者,可能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但请重视起苯的危害,按要求做好自己的个人防护,不要嫌戴口罩麻烦,热。 只要在工作,就请正确佩戴好您的防毒口罩、防毒半面罩或者全面罩。做到这一点,就可能救您的命,挽救一个家庭!
正确的姿势一:选对口罩
案例1:棉纱口罩
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明文规定不得使用棉纱口罩。
案例2:一次性医用口罩
案例3:山寨货
假的!包装看起来就是山寨货!即使真的,防尘的也不能用于防毒!而且口罩 不可以清洗重复使用。
那有用的“口罩”长什么样呢?
图片上所列的口罩或面罩才是具有防护作用的。从事此类工作的一线工人务必了解。
如果企业在选用的过程中存在疑难,也可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正确的姿势二:正确佩戴口罩
1.佩戴口罩,并调整头戴位置;
2.按照自己鼻梁形状塑造鼻夹,使用双手操作;
3.做佩戴气密性检查
其他:口罩不能水洗。当口罩破损、脏污,或感觉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时,应离开污染区域,更换新口罩。
可更换式半面罩佩戴方法:
1.戴上面罩后应调节头带松紧度;
2.调节颈部头带的松紧,不要过紧,造成不适;
3.调整好面罩位置后,做佩戴气密性检查:正压或负压方法。